网站首页| 社区论坛| 集采地带| 观网亲子| 服务中心| 交易市场| 生活指南| 社区地图| 回龙相册| 原创基地| 登录网站  用户注册
   回龙观社区网 > 回龙观资讯中心 > 昌平新闻 > 正文 资讯搜索:

全国首个超低能耗整村农宅项目投入使用,沙岭村村民住进新居

https://news.hlgnet.com  2017-12-13     回龙观资讯中心  

微信图片_20171213174044.jpg

外观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内里分为上下两层,客厅、餐厅、卧室、书房、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房屋坐北朝南,一束阳光洒进屋内,显得格外温暖明亮。近日,延寿镇沙岭村村民陆续从长年居住的泥石流多发区旧村,搬进了两公里之外的新居,这也是全国首个超低能耗整村农宅项目。

除了为村民提供安全实用的住宅外,沙岭村超低能耗整村农宅项目也为探索绿色农房建设和农村居住建筑节能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搬离“危房”

住进安全的新家

从11月初正式搬入新家以来,每当有人问起入住后的感受,沙岭村村民王合平说的最多的,就是“安全”两个字。在她和村民的记忆里,原来,每逢泥石流多发季节,大伙儿整日都提心吊胆的。

沙岭村旧村位于泥石流带上,早年,为了防范泥石流灾害,每逢雨季,村委会都会提前组织村民上山,寻找已经松动的石头,将其搬到安全的地方,并重点防护有危险的地方。“但计划总赶不上变化,村子紧挨着山体,四面都是大石块,根本无法预料到底哪块石头会突然落下。”王合平说,1991年的某天夜里,家里只有她和两个孩子。天下起了大雨,只能听见呼呼的风声和雨点拍打窗户的声音。当时,小女儿刚出生没多久,她赶紧拿起衣服把小女儿包好背在身上,然后跟大女儿一起坐在床边,时刻警惕着,一整晚都不敢睡觉。

后来,每次一听说要下大雨,在其他地方有房的村民就会提前搬走,没房的人则会紧急搬到地势相对较高的村委会里。但这种“紧急避险”方法始终不是长远之计,村民们都希望能有一个安全的家。

“现在好了,村子整体搬离了泥石流多发区。遇到刮风下雨,我再也不用担心家里的房屋会被石块砸塌了,也不用担心自己会无家可归了。”如今,王合平夫妻二人和87岁的母亲居住在新房里,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告别“土炕”

新居节能又环保

在村民王玉兰看来,新居不仅让全家有了一个安全的住所,也给他们一家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原来,我们家3间北房和2间西房加在一起,面积只有70平方米。现在,屋子面积大了,房间多了,功能也全了,生活方便多了。”


王玉兰告诉记者,原来,冬天家里烧土炕,存在安全隐患不说,还有污染,实际上也并不暖和,最高温度只能达到18℃左右。“新房子基本不用暖气和空调,屋内平均温度也能达到20℃,屋子又向阳,住着特别舒服。”

王玉兰之所以有这样的居住体验,是因为沙岭村的新房为超低能耗建筑。超低能耗建筑,也被称作“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建筑之一。相关资料显示,与普通建筑相比,被动式低能耗房屋几乎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隔热性能更强,可节能80%以上。

沙岭村党支部书记韩志明介绍,屋内四季温度基本可以维持在人体最适宜的18℃至24℃,“简单来说,这种超低能耗建筑就像给房子穿了一件厚厚的羽绒服,以此减少屋内温度的消散。但‘穿’得越厚,也意味着夏天散热就越难。为了更好地散热,屋内还配备了新风系统,且每家每户都配有显示面板,可自主调节。”

据介绍,沙岭村的超低能耗建筑项目占地30余亩,农宅建筑面积达7200余平方米;新居整村搬迁共涉及36户,目前,搬迁工作已基本完成。


探索农村居住建筑

节能新模式

超低能耗建筑在建造过程中,使用的是高成本、国外进口的原材料,造价较高。因此,建造节能环保建筑的前提需以资金投入作为保障。对此,区住建委节能与村镇建设科科长赵岩表示,就沙岭村超低能耗整村农宅项目而言,相关部门为村民充分争取了各类政策补贴、补助,项目建设还获得了超低能耗示范项目奖励资金,让村民“以最低投入住上舒适的房屋”。

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张小玲则表示,“作为全国第一个超低能耗整村农宅项目,其建设克服了种种难题,为北京市超低能耗农宅建设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提升农村居住建筑质量和使用寿命方面,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来源:昌平报 记者 辛恬



【编辑:幻想曲~~~
收藏此页】 【 】 【打印】 【关闭】  
 百度联盟广告   
 回龙观商家促销信息  发布信息>> 
 生活指南竞价排名 
 
Copyright@hlgnet.com All RightReserved.
回龙观社区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