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社区论坛| 集采地带| 观网亲子| 服务中心| 交易市场| 生活指南| 社区地图| 回龙相册| 原创基地| 登录网站  用户注册
   回龙观社区网 > 回龙观资讯中心 > 观内资讯 > 正文 资讯搜索:

回龙观社区网现象调查 10年发展拥有45万注册网友

https://news.hlgnet.com  2011-11-07     回龙观资讯中心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刘振生



从11年前一个简单的因买房而建的BBS论坛,发展成今天注册网友45万,版主作用不可小觑。图为回龙观社区网2011年春节版主聚会。



两周前,为西部贫困地区募集衣物现场,社区网友正把装满衣物的200多个大麻包装车。供图/“老塔”



国庆节前,社区网主办的舞蹈比赛反响热烈,风雅园社区的大妈们以一支藏族舞蹈《格桑拉》,引来如潮掌声。



社区网举办的西瓜文化节,让居民的周末生活丰富多彩。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回龙观社区网友以各种方式为汶川地震灾区募捐。



回龙观社区网友羽毛球比赛,继“回超”后成为球迷另一项重要社区体育活动。


北京有这么一家社区网,11年前只是买房人沟通信息的BBS论坛,10年后拥有45万注册网友,日均浏览量达到60万人次,在中国183万家网站中,跻身排行榜600多位。


在这个平台上,邻里互助汇成爱心接力;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得丰富多彩;居民精神和生活需求充分交流;政府也借助这个平台,与居民良性互动,答疑释惑,渠道通畅……


这就是回龙观社区网。网友们评论它——


“住在回龙观是一种幸福。因为这里有一群非常难得的人,还有一个可交流、有共鸣的网站。”


“生活中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招呼一声,保准有人响应。”


这个网站人气是怎么聚起来的呢?


牵动30万人大社区,归属感推动网站兴旺——


它像一个温暖的家


龙腾苑四区北门底商有一家茶庄,门脸儿不起眼,但主人“老P”挺出名。“老P”是他的网名。


身着淡灰色的马褂,谈吐随和。“老P”说, 在他眼里,回龙观社区网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网络是虚拟的, 但我找回的是从前村落的感觉,很亲切。”沏好茶,“老P”说:“出门三五天,回来先得上一下社区网,不上,就觉得少点儿什么。”


他的生活已经与社区网分不开。交往圈子中,十之八九是网友。手机存储的1000多个电话,800多个都是网上认识的——“沂蒙山”、“吃货”、“豆油”……网名大多稀奇古怪。


网友多,交往也多。几年前那件“网”事,让“老P”至今“痛并快乐着”。


7年前,刚拿到驾照的他心里高兴,晚上上网发帖子,邀请大伙儿下馆子“CP”(烤串和啤酒的拼音缩写),结果一下子来了70多人,散席时已是后半夜两点。这顿饭花了他3500多块钱,“真没想到”。


因为好张罗,“老P”逐成“资深”。在回龙观社区网上,像他这样的“资深”网友现有一大批,年龄涵盖老、中、青,个个一“网”情深。


“老奶奶”这个网名名副其实。这位网友早已退休, 是社区网的活跃分子。作为“心灵港湾”的版主,她善于调解家庭矛盾。“老奶奶”说“什么夫妻矛盾啦,婆媳关系啦,调解得多了去了。”


网友“灰姑娘”也热心社区公益,除此还是网上的“非著名吃货”,平时喜欢整点儿私房菜谱发到网上,与大家共享。上周,她跟朋友下饭馆,“小灰!”朋友的一声招呼,招来临桌一个小伙子,凑过来问她:“你就是‘灰姑娘’吧?”这让她很意外,觉得网络生活真有意思。


已有10年网龄的网友“洋葱头”告诉记者,在回龙观,上社区网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样的变化,让网站的创建者刘强(网名“六班长”)怎么都没想到。11年前, 回龙观还是北郊一片庄稼地,因为建起大型社区, 买房入住的人多起来,居民现在达到30万。最初创办BBS论坛只为方便大家交流买房信息,想不到它能发展成拥有45万注册网民的社区网,在全国183万家网站中排名靠前。


“大家都住一个社区,也许是共同的归属感推动了网站发展吧。”“六班长”分析说。


社区居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网友们“我参与,我快乐”——


它是离不开的生活圈


国庆节前的一天, 华联商场门前的小舞台被围得水泄不通。音乐响起,舞姿翩翩。回龙观超级舞蹈大赛进入了紧张的决赛阶段。


这次活动是社区网组织策划的,人称超级“回舞”。


趁候场的空当,记者采访了几位身着藏族服饰的选手。


“今天准备的舞蹈叫什么?”


“《格桑拉》是藏族舞蹈,还有一个彝族舞蹈《三月三,九月九》。”担任风雅园社区舞蹈队队长的教建平大妈说。


参加这次比赛,66岁的她和队里的几个姐妹是看到网上的消息后报的名。经过海选和晋级赛,她们这支舞蹈队一路过关斩将,今天是来参加决赛的。


结果虽然是第5名,但教大妈她们挺乐呵:“不在乎名次,能锻炼身体, 有个好心情就行!”


这次超级“回舞”比赛历时4个月,参赛选手达数百人,年龄最大78岁,最小的才4岁。独舞、集体舞、民族舞、国标舞, 不拘形式“一锅烩”,大家怎么喜欢就怎么来。


居民参与热情这么高, 有些选手还跳得这么好,让海淀区体育舞蹈运动协会艺术总监、评委王卉“出乎意料”。


回龙观社区规模超大,很多人在外上班, 回龙观是他们的生活圈。有了社区网, 不同志趣的人能上网找到同道。一些事情,或起于网友一个建议,或只是几句不经意的议论,经过更多的网友参与讨论和推动,最终就演绎成一次具有影响的群众性文娱活动。


这几年,“回超”(回龙观业主足球超级联赛)、“回羽”(回龙观羽毛球比赛)、“回声”(回龙观歌唱比赛),包括这次“回舞”,都是通过网络推动渐成“气候”的。


如今,由网友“老兔子”当年的一个帖子发展而来的“回超”,已经连续举办了8届,参赛球队20余支,队员超过300余人,成为“球迷每周的节日”。


“超级回声”在网友建议下举办了5届,站到麦克风前一展歌喉的歌迷, 累计已达数千人。


跳蚤市场、集采天地、汽车之友、文学青年……在回龙观社区网的平台上,不同的生活圈子大大小小有好多个,有些还搞出了名堂。


2006年初,活跃在论坛的“白萝卜”、“韦小宝宝”等几位文学青年,她们的原创帖子被出版社相中,最终结集成册,名叫《八个八婆》。去年,一群DV爱好者,历时6个月,自编自导自演草根电影《如果爱,请深爱》,在著名视频网站点播5万余次,有些镜头观众惊呼:“真有大片的感觉”。


陌生不是距离,谁有困难,就会有人响应并伸手相助——


它是扶危济困的爱心网


“献出一份爱心,帮帮苗苗一家人!”今年8月中旬,回龙观社区网上一个帖子引起广泛关注。


发帖人是“木尔妈妈”、“安安妈妈”、“顺顺妈妈”。帖中道:“苗苗一家7月27日在去内蒙古自驾游途中突遭车祸,苗苗妈妈和姨姥姥不幸当场遇难,年仅两岁的苗苗也多处骨折,现在家中老人无经济来源,处境艰难……”


此前,3位爱心妈妈还将救助倡议书张贴到小区一些单元的门口。


很快, 网上出现很多跟帖。“风中芥子”说:我的家庭和收入都很一般,但这事我要拿出五百元。“维婷”说:相信大家的友爱之手能温暖到每个邻居的内心深处,只要需要,咱都是街坊……


8月20日、21日是周末,许多人来到小区中心广场的捐助点, 一个不满10岁的小男孩倒出存钱罐里所有零钱,说这些钱都给苗苗,希望她快点儿好;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拿出节省下来的生活费;小区的清洁工也献出了一份爱心……短短两天, 大家你三百我五百, 募集善款70208元。


前不久一个傍晚, 记者几经周折探望了这户被救助的人家。苗苗已经初愈, 能在地板上跑来跑去。


苗苗的姥姥来自浙江农村,她说直到现在,邻居们还关心她们的生活,给予精神上的安慰。中秋节前,附近公司的职员还送来了月饼。说起这些,老人就落泪。


收到全部捐款后,苗苗的小姨代表全家在网站上向回龙观居民表示了感谢。她告诉记者,苗苗将来入托的事,社区有一家幼儿园也愿意免费接收。如果没有这么多好心人帮助,真不知道怎么渡过难关。


组织这次善举,开始并不是人人都理解。救助帖发出后,有人曾质疑募集来的钱能如实送到被救助人手里吗? 救助活动没有因为议论而中止, 反而有更多的人参与扶危济困。一位参与活动的网友接受采访时这样讲:做什么事都可能有人议论,但只要对社会有益, 能唤起人们互助互爱,这事儿就要做到底!


经多位网友牵线搭桥,记者试图采访最早发起这次爱心活动的3位妈妈,但被婉言谢绝了,她们只是托人带话:“遇到这种事,谁都不会袖手旁观。”


在回龙观青年创业示范园的网站办公室,“六班长”为记者随手点开网站历史网页,上面记录着大大小小许多次爱心捐助活动——寻找居民走失的母亲,救助河南兔唇儿童,为汶川、玉树地震募捐……每次活动背后都有感人故事。


4年前,回龙观居民王玉桂的妈妈不慎走失,30多位网友利用周末休息,冒着寒冷的秋雨,出动14辆私家车,兵分4路沿途寻找, 散发寻人启事1万多张。


“能帮一把是一把,人多力量大。”发起寻人的组织者网友“Free fly”和“明亮”认为,能有这么多人参与寻找,是网络的号召力量。


同样在4年前,由网友发起,很多人都投入了救助河南兔唇儿童的“爱心墙”活动。


3年前的汶川地震,1年前的玉树地震,回龙观社区数以万计的居民和众多商家店铺、企事业单位、学校幼儿园参与了募捐。“六班长”说,仅汶川地震爱心捐助, 两个周末时间,5个会场共募集资金60多万元。


就在前不久,网友“老塔”还在社区网上发帖,号召为西部地区募集冬衣,点击量超过3000人次。“老塔”告诉记者,这次活动仅一个周末就募集衣物15000余件,足足装了200多个大麻包。


一手连政府,一手牵万家,及时传递市情民意——


它是政府市民沟通的桥梁


生活在回龙观这个大社区,居民需求多样化,诉求也复杂多样。随着社区网的发展,网络平台一手连政府,一手牵万家, 增添了更多新的社会服务功能。


打开社区网首页,“六班长”指着右侧窗口让记者看:“你瞧, 政府的政风行风热线也在网上开通了。”再点击,页面上连接着交通、消防、警务、工商、税务等多个政府部门的服务窗口。社区居民有啥问题,不用东奔西走,直接上网敲几下键盘便搞定了。


粗粗浏览, 群众反映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噪音扰民、侵占道路、黑车运营、乱倒垃圾……还有政策咨询和执政建议。这些来信被分别归入“最新来信排行”、“来信选登”、“优秀信件”等不同的栏目,包括居民对答复不满意的批评信也如实照登。


易永烽是昌平区纪委监察局纠风室副主任,每天的工作是从处理网上来信开始的,他要将它们按待回复、待签收、办理中、已办结等进行分门别类。易永烽说, 每封信都有办理时限,如果属于咨询类,7个工作日内一定要办结,投诉类的不能超过13个工作日。如果信件超期未办结或办理时限快到了,电脑中都会及时提示。


政风行风热线开通一年多,本着“替百姓说话、为政府分忧、促社会稳定”的宗旨,截至今年9月份,共受理回龙观社区网上的群众来信1719件,办结1527件,按时办结率为100%。昌平区监察局副局长孟令然形容,社区网成居民表达诉求的“直通车”和“特快专递”了。


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政风行风热线作用明显。


利用网络平台, 一些政协委员也了解到民意,征集了线索,拟出了提案。2008年1月,北京市“两会”召开前,一个名为“回龙观的新农民”的网友发帖,征集政协提案。“刚开始,大家好像有点儿半信半疑,跟帖的不多, 但很快点击量就过了千。”这位网友就是市政协委员、市安监局副局长常纪文。


近两年,社区网上征集提案的帖子多起来。仅常纪文自己, 4年来通过这种方式根据民意整理的提案就有80多件,一些相关回复还被“晒”到网上。替群众传递诉求,得到的是诸多网友真诚的回复:“委员辛苦了”,“我顶”……


常纪文认为,通过网络征集提案,扩大了政协委员了解民情民意的视野,是社会管理创新可以借助的途径,同时也给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提供了一个新渠道。


专家解析


网络对建设和谐社区的积极作用


几周前,赵女士回国探亲,因为弟弟家住回龙观,所以经常上回龙观社区网浏览。


赵女士在美国硅谷从事IT工作,是两家网站的股东。她认为,中美两国社区网很不一样,最大区别是“背人”与“不背人”。一般来说, 美国网民只用ID(账号)聊天,网上与网下界限分得很清楚,“而回龙观社区网友们更抱团儿,大家更亲近。”


虚拟的网络在回龙观社区变得现实。很多活动靠大家共同参与推动,线上的网友成了线下的朋友。难怪开茶庄的“老P”说:“很多网友,谁住哪个小区,住哪座楼,我都清楚。”网友“老奶奶”说,社区论坛上有些帖子虽然会引起观点的交锋,但争论来争论去,多数人的结论都趋向于主流价值观。这样的交流互动,有助于人们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共同提高。


回龙观社区网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


“六班长”告诉记者,近年来他接待的来访对象很多。北京大学,包括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研究生都撰写过论文。今年6月份,河南大学联合复旦大学、中央党校等单位,与网站达成意向,准备以回龙观社区网为样本,解析“网络在新兴社区中的作用”。


社区网为什么能办成功?“六班长”也想过,他觉得,首先,回龙观社区居民年轻人居多,很多人兴趣爱好相同,便于集聚人气。其次,在一些公共意识较强的网友倡导下,各种公益活动层出不穷,激发起大家善良的心性,更多人加入进来,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网站成了助推器。


据记者了解,目前北京社区网不下几十家,较有影响力的大概有七八家。除回龙观社区网外,还有八通社区网、望京社区网、网聚房山、石景山信息港、丰台网、天通苑社区网等。


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在社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心在社区。回龙观社区网对于创新社会管理的样本意义,远比我们目前所知道的深刻得多。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郭玉锦教授指出,回龙观社区网的经验值得研究。


他认为:“社区网有利于社区居民形成‘社区归属感’。它对改善和增进现代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具有积极影响,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剂。”


在郭玉锦看来,社区网增强了民众之间的互动频率和友谊,激发起社区民众的互助精神。助人习惯的形成,使人们突破熟悉与陌生的界限, 能够相互关注与关心,进而生成互助行为,并在更大的社会层面产生连锁效应。在这方面,社区网站发挥了媒介作用,衍生出广泛的社会意义。


于显洋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区研究专家, 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在社区‘爱管闲事的人’,在社区之外,也一定是‘爱管闲事的人’。换言之,一个关心社区人和事的人,也会关心社区外的人和事,进而对周围的人产生积极影响。通过网络因势利导,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于显洋说,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看,不仅社区人与人之间,政府与群众之间也需要搭建这样的互动平台。回龙观社区网提供了一个好的样板。


除署名外,本版图片均由回龙观社区网提供。

【编辑:诗雯
相关资讯>>
霍营街道基层赋能工作站之“蒲公英计划” 保护水资源,“小河长”们在行动2024-03-29
驾驶员心虚“不打自招”,民警查处过程中又有“意外收获”2024-03-27
患者疼痛难忍!民警紧急护送就医2024-03-27
断指伤者情况紧急,交警一路“狂飙”紧急送医2024-03-27
找“代驾”还是付出“代价”?2024-03-21
他们,是春日暖阳2024-03-21
不挂号牌还闯灯,承担责任也要接受处罚2024-03-21
“聪明”司机强行甩锅,蛋黄派:确实有,但不多2024-03-18
找借口、编理由,两位驾驶员明知故犯被处罚2024-03-18
货车发生侧翻,交警化身“搬运工”紧急救援2024-03-18
收藏此页】 【 】 【打印】 【关闭】  
 百度联盟广告   
 回龙观商家促销信息  发布信息>> 
 生活指南竞价排名 
 
Copyright@hlgnet.com All RightReserved.
回龙观社区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