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社区论坛| 集采地带| 观网亲子| 服务中心| 交易市场| 生活指南| 社区地图| 回龙相册| 原创基地| 登录网站  用户注册
   回龙观社区网 > 回龙观资讯中心 > 观内资讯 > 正文 资讯搜索:

农民企业家王树贵:致富不忘众乡邻

https://news.hlgnet.com  2012-11-30   来源:回龙观时讯    回龙观资讯中心  
本报记者 段净娜
  走进南口镇南辛路的赤昌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院落干净,四周种满了树木,高大的厂房干干净净。令人想不到的是,这竟是一家煤场,创造出这片资源宝库的是一位倔强的中年汉子,他叫王树贵,41岁,身体矮小,脸庞黝黑。这个看似平凡的人却做了一件不平凡事,在外闯荡十年的他带着资金和技术经验,满怀豪情地带领乡亲们创业致富,受到了乡亲们的广泛赞誉。
垃圾场上建厂房
  2002年,以煤炭经营为主加工形煤的赤昌商贸公司把厂址选在了垃圾填埋场,当时,31岁的王树贵只身一人来北京创业。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进行清理、渣土回填、植树,厂子终于建成。钻研煤球配方、无数次地实验,王树贵想把最好的产品献给市场。“只有客户烧着好,企业才能生存。一开始的时候,没有市场、没有人脉,我只能一个人不断地想办法。”让王树贵欣慰的是,生意渐渐起色。
2005年,出于环境保护,政府提高了对煤炭行业的质量要求,很多煤达不到标准,王树贵的公司陷入了困境,资金缺口很大。王树贵想尽办法,找银行贷款、找朋友借钱,总算熬过了难关。2007年,王树贵斥资900万建立了昌平区第一个封闭库,用于减少环境污染和损耗。“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大一笔资金去建封闭库,而且公司刚度过艰难时刻。我也曾犹豫,但是考虑到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我觉得我应该这么做。”
  2011年,昌平提出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开放包容的区域发展方针,为了提高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煤炭经营市场和储煤场地开展了专项治理整顿工作。赤昌商贸因为走在了政策前面,建立了封闭库,和其他两家形煤厂为50万山区人民提供取暖,“建封闭库这步棋算是走对了。”王树贵肯定的说。
  14000平方米的封闭库使用钢结构搭建,煤炭加工的全过程均可在内部进行。煤不会被风刮走,又不会污染环境,整个煤场一改往日煤渣遍地的旧貌,大变样。
致富不忘扶贫困
  近几年,王树贵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这同时,他也不忘周边父老乡亲,无私地回报社会,以满腔热血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他告诉记者,只要把钱用在刀刃上,能够帮助到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那就是用得起所。2006年,他为张家口市赤城县三道川乡小学建了一座能够容纳570名学生的教学楼,解决了周边10余个村庄学生的九年义务教育。此后,他又陆续为学校送上了30台电脑、580套课桌椅,并将学校宿舍进行了改建和加固,前后投入资金近百万元。王树贵还出资对中国政法大学等4所大学的贫困大学生进行了资助,为他们顺利求学提供了帮助。附近部队停电三天,他们免费拉线送电;部队冬天洗衣难,他给送上了十台洗衣机……十年来,孤寡老人、行动不便者买煤,王树贵都会免费送货上门,只要有顾客来买煤,不管多早多晚,他们都热情招待。11月23日,昌平区企业联合会组织民营企业代表又分别来到流村镇和南口镇走访慰问孤残儿童和困难户,献上驻昌企业的一片爱心。
  在流村福利院,王树贵为孤残儿童送去了大米、奶粉、棉衣、被褥等生活品,详细询问了孩子们生活、康复、成长等情况,让孩子们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与温暖。王树贵告诉记者:“一个企业要想生存,不仅要讲诚信讲发展,还要考虑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福利院里,记者看见一位年长的老人,想着家中同样年迈的母亲,回忆过去的岁月时,王树贵心里对亲人的思念和感情油然而生,看到她们这里生活无忧无虑,看到这里的好院长,他的那种视老人为父母,视孤儿为儿女,想院民之所想,急院民之所急的忘我工作态度,王树贵感触颇深,一再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关注这里的每一位孤寡老人和儿童的生活。
【编辑:回龙观时讯
收藏此页】 【 】 【打印】 【关闭】  
 百度联盟广告   
 回龙观商家促销信息  发布信息>> 
 生活指南竞价排名 
 
Copyright@hlgnet.com All RightReserved.
回龙观社区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