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社区论坛| 集采地带| 观网亲子| 服务中心| 交易市场| 生活指南| 社区地图| 回龙相册| 原创基地| 登录网站  用户注册
   回龙观社区网 > 回龙观资讯中心 > 观内资讯 > 正文 资讯搜索:

心灵舞者田松:用舞蹈助康复

https://news.hlgnet.com  2013-02-01   来源:回龙观时讯    回龙观资讯中心  

本报记者  段净娜
  北京回龙观医院康复科舞蹈室里,一位清瘦的大男孩每天带着几十位病人练习舞蹈,帮助病人康复。他就是舞蹈治疗师田松。
  今年32岁的田松已经在舞蹈治疗室工作了11年。田松坦言,刚来医院时,他对精神病人也有偏见。“周围同学问起来,我都不好意思说在哪儿工作,一开始对工作的认同不够,就只是硬着头皮带着跳。”田松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他发现精神病人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样,“他们很善良,很美好。”
舞蹈治疗主要针对强迫症、抑郁症、社交障碍等患者,通过干预情绪、引导情绪来达到康复目的。田松引用《诗经》里的一句话“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来表达舞蹈对情感表达的作用。
  “我们将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模仿动物、模仿角色,根据传统典故来创作故事让病人自己去表达,将美学和艺术手段结合,达到调节情绪,锻炼沟通和思维能力的效果。”田松介绍。
  “原来有一个病人,患有洁癖,当时我们跳舞要扶着把儿,她都不去碰。我就慢慢分散她的注意力,有意地去设置一些环节,让她不得不去触摸物体。渐渐地,她可以去拿扇子、拿手绢了。”田松说,舞蹈治疗“有法而无定法”,需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定,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他们解开心结。
  从住院患者大型康复操《彩带舞》到《扇子舞》,从《患者红歌联唱》到《鹊桥汇》……每一出舞蹈都倾注了田松和演员的全部心血。有时,他累得病了,坐在场上打着点滴为演员指导;有时,他发着高烧调整节目单以备审核……田松说,看到演员在台上如此开心,如此自信骄傲,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其实,田松也曾“逃离”过。“去了一所学校,做舞蹈老师,觉得老师的社会地位高、挣的钱也多。领导找到我,希望我回来带领大家为病人服务,我不是一个很在乎金钱的人,觉得在医院的工作更有意义。回来以后,我全身心投入工作。有的病人康复后来到这里做志愿者,有的家属写感谢信表扬,我爱人也前后帮着一起演出,我觉得我的工作没白做。后来再也没有要离开的想法了。”
  前不久,医院有一场演出。演出前一晚,田松的母亲突然犯病,连夜把母亲送到医院后,他一早又赶到医院忙着组织安排病人参加演出,直到结束。“一开始心里是特别着急,但是母亲是病人,有医生在精心照顾,我也是医生,我应该来照顾我的病人。”田松说,以病人为主,对病人负责,是医生的职责。
  11年来,累计参加舞蹈治疗康复的患者逾6万人次,不少患者生活步入正轨。田松说,“我热爱我的职业,能把工作和喜爱结合在一起,我觉得特别幸福。我会一直坚守在这个岗位上,为病人的康复献上自己的一份力,也希望能消除大家对精神病的偏见。”他转动着手里的核桃,目光里充满了坚定。

【编辑:回龙观时讯
收藏此页】 【 】 【打印】 【关闭】  
 百度联盟广告   
 回龙观商家促销信息  发布信息>> 
 生活指南竞价排名 
 
Copyright@hlgnet.com All RightReserved.
回龙观社区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