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类型、车辆牌号、车身颜色、时间、地点……各项内容填写完毕,一张北京市交通协管员道路停车记录告知单便贴上了违章停靠的机动车车窗。
这是北京昌平区北七家镇10名交通协管员最近一个月以来每天的主要工作内容。他们由一位经验丰富的交通民警带领着,正在尝试一种叫“助镇制”的静态交通秩序管理新模式。
为打造“职能部门单位窗口新形象”,2013年7月8日,昌平区北七家镇“助镇制”交通管理模式正式启动。由昌平交通支队沙河大队与北七家镇政府联合成立的交通协管小分队,负责主要镇街的静态交通管理,以及辖区28万人的交通安全宣传、秩序维持等日常出行保障工作。小分队由沙河大队负责日常业务管理、培训,并配备了专用车辆及照相、摄像等器材。
负责该项工作的天通苑警区沙河大队交通民警刘巨兴告诉记者,自7月8日“助镇制”静态交通管理模式启动至今,小分队分两组、三班倒,对北七家镇东沙各庄路口、牛北路东西段、北七家西口等4个路口、6条路段的交通进行了疏导和维护,曾经的黑车违规占道、车辆违章停靠、公交站台人多无序等现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目前已向公安交通管理综合执法系统申报录入了776张违规停车记录告知单,警告违章停靠车辆达82辆。
黑车占道、交通拥堵现象究竟有多严重?为感受违章车辆随意占道的混乱场面,记者随小分队一组来到东沙各庄路口,做了一次真正的“交通协管员”。
8月12日早7点,东沙各庄路口处,黑车违规停靠现象极为严重,几十辆车并成若干排几乎占尽了整条机动车道的三分之一宽,再加上附近公交站台等车乘客多而无序,交通拥堵不畅,车辆出行不便。
小分队一组组长孙志勇介绍说,东沙各庄路口呈十字形状,周围居民多,车流量大。每天早高峰时段,附近公交站台处就会有几十辆黑车聚集“揽客”,妨碍交通秩序不说,还扰乱公交车正常停靠。
为极力解决机动车停放“乱象”问题,小分队一组五名成员各司其职,对违章停靠车辆进行治理和巡视。凡是在东沙各庄十字路口处机动车道违规停放的车辆,协管员一律进行“贴条”、拍照、取证,整个流程一气呵成,操作规范。
孙志勇说,在776张违规停车记录告知单中,在东沙各庄路口贴出的就达到了200余张,第一天就有47张。不过,在协管员的不断疏导和维护下,这里的交通秩序逐渐转好,违章停车现象也明显减少,贴条次数逐天下降。
拥堵、占道、违章……在北七家西口、牛北路等其他重要路段,这些情况每天都会上演,小分队却始终保持着一种高度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保北七家一方安全,解老百姓出行之苦。
交通民警刘巨兴表示,今后,“助镇制”静态交通管理模式在北七家镇将变成一种常态化,长此下去,更多的违法停车现象将会得到整治,市民出行也会更加方便。
下一步,区交通大队考虑在北七家镇重要路段上,安全措施不够达标的公交车站安装防护栏,形成港湾式管理,让等车乘客有序上车,同时在停车泊位稀少的地段,添加适量的停车位,达到便民利民的效果。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