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社区论坛| 集采地带| 观网亲子| 服务中心| 交易市场| 生活指南| 社区地图| 回龙相册| 原创基地| 登录网站  用户注册
   回龙观社区网 > 回龙观资讯中心 > 观内资讯 > 正文 资讯搜索:

回龙观的精神科陶艺治疗师:只有理解才能治愈

https://news.hlgnet.com  2013-10-15     回龙观资讯中心  

北京回龙观医院的艺术治疗中心设在病房楼一层,宽敞、通透。

  课间,陶艺治疗师李国忠觉得应该跟一位病人谈谈。

  “小伙子,你过来坐这儿,咱两唠唠嗑儿”。小伙子看起来心情不错,搬个凳子坐在了李国忠对面。

  “说心里话,你是不是想家了,不想在这儿呆了?”李国忠拍着小伙子的膝盖,眼睛对视着他。虽然在最近一段时间小伙子都表现得“超常的好”,但是每天都接触他的李国忠能感觉到,这其实是一种伪装。就像老朋友之间的彼此感应,李国忠觉得小伙子“又开始琢磨着怎么逃出医院了”。

  作为北京回龙观医院艺术治疗中心首位陶艺治疗师,李国忠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做了十六年。除了教授陶艺技术帮助病人康复之外,李国忠很多时间都花在和病人的沟通上,有时候还要“斗点小心眼”。

  再过两个月李国忠就退休了,有时候他会站在放满陶艺作品的柜子前陷入沉思。很多故事都渐渐变得模糊了,但是病人与自己失控的精神世界抗争的努力却被永远定格在作品中。

  一个文艺老青年

  在北京回龙观医院决定将陶艺引入精神疾病艺术治疗领域的时候,国内外还都没有类似的先例。

  “陶艺在国内火起来主要是因为《人鬼情未了》这个电影,”李国忠回忆,当时北京好几个繁华地段都开了陶艺吧。与其他手工艺术相比,陶艺对技术的要求更高,尤其是拉坯技术。

  “选择陶艺有一部分原因是这东西看起来很新鲜,很时髦。”李国忠成为陶艺治疗师之前已经当了二十多年的精神科护士。由于他热爱书法绘画,动手能力极强,在北京回龙观医院成立艺术治疗中心之初便成了第一批书法绘画老师。

  “当时的患者很多都是工人农民出身,文化水平不高,所以我们教一些书法绘画,大家都觉得挺新鲜,愿意参与。但是后来很多高学历的年轻患者陆续进来,书法绘画在他们眼里就显得有点小儿科了。”

  在此之前李国忠在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陶艺学习,为了胜任这份工作,他先是接受了几个月的突击学习,而后便是日复一日随时随地的学习。“很长一段时间,我过着"文艺小青年"一般的生活,业余时间都在798艺术中心、博物馆度过。”即便是在快退休的年龄,李国忠偶尔碰见雕塑、陶艺作品,还是会挪不动脚。

  “要给别人当老师,得先让人家服你。”李国忠回忆有一次治疗中心来了一位新的患者,是一位博士后,非常聪明。“开始我教什么,他都抱着胳膊撇嘴,觉得没有技术含量。我也不吱声。有一次我做了一个难度挺大的公鸡,他就跟别的患者说,"你们哥几个看着我也捏一个",结果捏了半天也没成型。这事儿之后他特虚心跟我学,后来我两成了特别好的朋友。”

  李国忠回忆,医院曾经收治过一名正真的雕塑师,“人家是科班出身,随手给我们捏了一个海的女儿,线条非常优美,出神入化。”后来这位雕塑师康复出院,李国忠希望她能偶尔过来传授一些专业的技法,“但是她委婉地拒绝了,人家有自己更大的艺术追求”。

  沟通就是真心换真心

  做了十几年的陶艺治疗师,李国忠觉得艺术治疗最难的不是掌握一门手艺,而是精通如何与患者沟通。“有人吃咸有人吃淡,各种分寸和方式都要自己拿捏,凭的全是经验。”

  刚开始来做康复的患者,接触陶艺还会有些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李国忠会想办法让他们快速融入进来。“我会拿一块陶泥跟他说,你看这是块泥,你想让它变成什么呢?有人就说想变成一个飞机,有人说想变成一匹马,说什么的都有。”李国忠听完会快速捏出一个大样儿,病人觉得很有趣,然后再跟着他一步一步完善。


来源:搜狐资讯

【编辑:冬日的早晨
收藏此页】 【 】 【打印】 【关闭】  
 百度联盟广告   
 回龙观商家促销信息  发布信息>> 
 生活指南竞价排名 
 
Copyright@hlgnet.com All RightReserved.
回龙观社区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