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城市核心区4.4万户“煤改电”工程已经进入设备安装的关键阶段,预计工程将在今年供暖季前全部完工。工程完工后,首都核心区使用“煤改电”的居民将达到26.4万户,以一年户均燃烧1吨煤计算,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69万吨、二氧化硫224万公斤、氮氧化物195万公斤,将对改善北京城区空气质量,降低PM2.5排放发挥积极作用。
变压器“穿上”水泥屏蔽外衣
昨天上午9时多,狭窄的西安福胡同内,四五名身穿制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师傅正在安装调试“地箱”、“墙箱”和变压器等设备,“通过这几个装置,才能把10千伏的电转换成居民使用的220伏电。”目前,这附近的电缆线地埋工程已完成,下一步就是把电接入居民家中的智能电表。
胡同里有两个两米多宽的大号变压器,似乎与其它地方的变压器不同,它们“穿上”了厚厚的水泥外衣。迈过防护线,把耳朵贴近变压器仔细听,没什么噪音。北京电力“煤改电”工程现场负责人王程介绍,今年“煤改电”几乎都在北京的核心城区胡同内,施工需要特别注意减少对居民生活、出行的干扰。因此,经过技术升级与改造,箱式变压器的噪音更低,经过严格的出厂测试,噪音远低于北京通用标准。
打开地面式配电箱,记者看到一排黄、绿、红、蓝四色的圆形“接口”。这是什么?原来是发电车的应急接口。
以前,胡同发生意外停电需要发电车临时恢复供电时,工作人员需要将配电箱里的电缆用扳手拆下,然后再进行接线、发电,即使工人熟练操作,前后至少也要15分钟。而今年,配电箱“升级”增加了内容,发电车到达现场后,工人师傅只需要把应急电缆的插头插进接口,整个接线过程只需要2分钟,大大提高了抢修效率。
新增4.4万户居民用上环保电能
今年“煤改电”工程共涵盖东城2.7万户、西城1.7万户非文保区居民,涉及白纸坊、椿树、什刹海、大栅栏、龙潭湖、天坛、建国门等29个地区,市区道路300余条。到下月采暖季前,本市将新增4.4万户居民,用上干净、便捷的电采暖。
“煤改电”改造过程中,对一些地区的老旧线路同时进行了增容,每家电表统一更换为智能电表,用电容量相比普通非“电采暖”用户有所增加,提升到了16千瓦,完全能够满足居民冬季采暖及日常用电。
据市电力公司统计,截至2012年底,首都核心区采用“电采暖”过冬的居民已经突破22万户,今年核心区使用电采暖的居民人数将达到26.4万户。据悉,“煤改电”也使本市冬季的电力负荷水平迅速攀升。2012年城市核心区冬季用电最大负荷183.8万千瓦,其中“电采暖”负荷约占18%,预计今年“电采暖”负荷还将新增加约12万千瓦。为了确保核心区供电安全,本市相继建成投产了地安门、桃园等变电站,确保整体供需平衡。
干净暖和一冬天省800元
昨天,记者走进西交民巷东新帘子胡同4号的陈奶奶家。四合院里有两间向南的房间,每个房间门口安放着一台白色的电暖器。去年冬天,陈奶奶家完成了“煤改电”改造。
“原来烧煤时,每个冬天我要买4车煤,大概花费2000元。”75岁的陈奶奶掰着手指头算起了账,但是烧过炉子的人都知道,晚上要“封火”,夜里特别冷,只有七八摄氏度,不仅要盖上厚被子,最怕的还是一氧化碳中毒,“一到冬天,我儿子每天早晚都来一个提醒电话,就怕出事儿!”
“这两个旋钮是调节热气大小的。”陈奶奶指了指电暖器。去年一冬天,晚上屋子里都是十六七摄氏度,“暖和了!省了多少钱我算不清,只知道采暖季前我买了2000元的电,采暖季后,加上电视等所有电器的耗费,卡里还剩了300多元呢!”
目前,北京城市核心区“煤改电”居民用电均采用的是居民峰谷试点电价政策。也就是说,“煤改电”用户在采暖季每日21时至次日凌晨6时,每度电为0.3元,在采暖季期间其它时间按正常电价交费,每度电为0.4883元。在采暖季结束后,“煤改电”居民可以凭借证明领取市、区两级政府的夜间谷段补贴共计0.2元/度。这样,居民冬季夜间使用“电采暖”设备和其它家用电器所产生的电费,实际上只需要掏0.1元/度。
西城区西交民巷社区主任谭道亮作了一下比较,以普通20平方米平房计算,烧煤取暖一个冬天最少要1200块蜂窝煤。2012年一块蜂窝煤1.5元,大约花费1800元。电采暖后,一个采暖季的消耗电量约5000度,电费在1900元左右,但享受政府补贴后,居民大概只掏1000元,比烧煤节省了800元左右。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