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北京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卢文龙
本报记者 席立娜
◢喜欢历史文化的年轻人
阿龙原名卢文龙,1982年出生在北京,在北京电视台主持过《这里是北京》、《四海漫游》、《生活2014》等栏目,主持风格朴实亲切,不喜欢在节目里煽情和说废话。他希望自己做一个“接地气”且“言之有物”的主持人,也许正因为如此,很多喜欢北京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观众比较喜欢他。
刚刚三十出头的他,知晓很多老北京的典故,也能说一口如今在北京这个地界反到是不常听到的地道北京话。和其他同龄的年轻人不一样,他不喜欢去酒吧或者KTV,而是喜欢过那种在别人眼里比较“老性”的生活。
对于别人眼中的“老性”,他自有他的诠释。阿龙在他的微博里这样解释:“有人说我活的老性,实则不然,我觉得喜欢看书、喜欢安静、喜欢自然、喜欢传统,这不是老性,王勃写了《滕王阁序》传颂至今,但他只活到26岁,也许说我老性的人,是把年轻与浮躁混淆了概念。”
的确,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很多人已经迷失了自己。刚开始的奋斗,可能是为了生活的需要,渐渐地,需要变成了欲望。人生在世,挣钱是为了生活,而被遮蔽了双眼的人,变成了挣钱的机器,生活早已不知了去向。正所谓“以妄为常”,在阿龙的思维里,这样颠倒的日子是要不得的。
◢从底层做起的人生经历
阿龙从小生活在北京的胡同里,而且还是好地段——西城。但是,成长的这二十多年间里,他几异其所,越搬越往城外。
儿时的阿龙,自认为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学习成绩平平。大学时,他上的私立学校。毕业后,阿龙做过广告销售、4S店销售、日料快餐的厨子。出身于北京市井家庭的阿龙,家里既不是土豪富商,也不是书香门第,但是家里的严正家风,阿龙说,对他的人生成长很重要。毕业后,父母只提供阿龙的吃住,以后的生计,必须靠他自己打拼。虽然求职路坎坷颇多,但是走出校门以后,80后的他,最骄傲的,就是没管家里要过一分钱。
回忆起最艰难的日子,阿龙说,就是在玉泉路日料快餐做厨子的经历。家住南城,却在石景山工作,每天上下班的路上,为了坐什么车他都得算计半天。那时候,北京的地铁快捷舒服,但是票价3块,为了能省下块八毛儿的,他连地铁也不舍得坐一回,总是拿着月票坐公交。
那一段忙碌奔波的岁月,让年轻的他陷入了人生的迷茫。直到有一天,阿龙给朋友打电话求助,也就是这一次,转机出现了……
◢“误打误撞”成就主持人
给朋友打过电话后,朋友含糊地应承着,阿龙本以为没戏了,可是没想到过了几天,他得到了一个与《四海漫游》节目组去山西拍片子的机会。
第一次出镜,阿龙说,其实他并不紧张,因为这次拍摄没有他,一样可以剪出片子,只有他的主持出彩儿了,才有可能把他放进去。
当时《四海漫游》节目组缺少外景主持人,阿龙是一个勤快的小伙子,每次拍摄之余,他都帮着导演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导演也是一个非常会调动主持人的老员工,带着轻松的心态,阿龙在镜头前充分展示了他的主持天赋。自打这次出镜之后,阿龙便走上了主持人的道路……
◢聊北京,逛北京,写北京
2008年,有了自己新家的阿龙,置办了一台电视机。五年过去了,他觉得家里最没用的家什就是电视机。晚饭后到睡觉前的时间里,基本是他的阅读时间。
阿龙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总觉得若不多学习,早晚会被踢出局。有人劝阿龙过一些年轻人的生活,但他的观点是,年轻就该多学点儿,年轻不代表无知。
阿龙看书有几大习惯,每天的报纸新闻是必须要看的,因为主持《生活2014》节目,要评论一些时下的热点话题,他不想在节目里嚼那些别人给的剩饭,他希望能在评论时融入自己的观点和风格;再有就是北京的史地民俗、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医药和宗教哲学等知识,也是他比较偏好的门类。
至于阿龙内心深处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在他写的书里,可窥见一斑。“……有的时候,我常常假想这样一幅场景,在灰砖灰瓦的四合院里,外面北风呼号,屋里炉火正旺,炉子上坐着的水壶,吱吱的冒着蒸汽,炉子旁蜷缩着一只花猫;屋内书案上一盏油灯,主人正在灯下看书,此时胡同远处传来一声声幽远的吆喝声……”
2011年,阿龙出版了第一本书《阿龙聊北京》。阿龙特意解释,为什么书名用了一个“聊”字,他认为自己年纪不大,不敢说“著书立说、高台教化”。一个“聊”字,既显得亲切,又表明了谦逊。书中内容,丰富多彩,他知道的、他想聊的、他觉得有意思的,都呈现给了喜欢他的读者与观众。
这就是阿龙,一个普通的北京人,一个活得传统的主持人,他用故事叙述着悠悠历史,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这座城市的无限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