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屈晓琴 通讯员 林泉
“老伴,醒醒,该吃药了,吃药喽。”每天清晨6点钟,75岁的刘明信都像哄小孩一样,温言软语唤醒重病卧床的妻子任桂芝,吃力地扶她靠在自己身上,喂她服下餐前的中药汤,然后帮老伴儿捶背、按摩、翻身、换尿布、洗脸……当这一系列的晨间护理结束的时候,满头白发的刘明信早已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这样的生活在过去的2年多里每天上演。
夫妻情深相伴45载
2000年,刘明信的老伴任桂芝被确诊为糖尿病,并伴有并发症周围神经炎,虽然经过多家医院辗转治疗,但病情始终时好时坏。2011年9月,任桂芝因摔跤腰椎骨折,刘明信连着两天两夜没合眼,一直守在医院里妻子的身边,此后,照顾卧床的老伴儿就成了刘明信生活的主旋律。由于病痛的折磨,任桂芝身体每况愈下,一向要强的她情绪很不稳定。近两年来,骨质疏松、抑郁症等疾病也接踵而至。
自从老伴病倒之后,身边一刻离不开人,刘明信每天早上在儿子来到后,补睡点早觉,中午再休息一会儿,加上夜里,他每天的几次间断睡眠加起来也不足5小时。尽管这样,他在儿子面前总说“爸没事,只要你妈能好就行”。刘明信对任桂芝的爱与坚持,深深感染了两个儿子。
看到年迈的父亲为了照料母亲每天睡眠不足5个小时,两个儿子下班后轮流照料母亲,又为母亲请来全天候的保姆,现在又增加了两个小时工,尽管如此,贴身伺候老伴儿吃喝拉撒刘明信还是亲力亲为。
兄弟同心孝顺双亲
母亲病倒了,离不开人贴身照料,刘航、刘冬兄弟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母亲住院的日子里,两兄弟没日没夜陪伴在左右。
在治疗的过程中,得知西药会对患有严重糖尿病的病人产生副作用,尤其是体质极其虚弱的病人也因此可能导致死亡。当时就诊的医院大夫告知家属,病人也就有半年左右的存活期。为延长任桂芝的生命,家里三个倔强的男子汉毅然决定把任桂芝接回家中,采用中药调养。
在接母亲出院前,二儿子刘冬考虑到父亲已经70多岁了,而且父亲在天龙苑的住所是一楼,采光不好,不利于病人休养。哥俩一商量,为了给母亲一个更好的修养环境,也为了父亲能好好休息,就在父亲家的邻楼又租了一处向阳的房子,雇好了24小时的保姆,准备了几大箱的尿不湿和生活必需品,一切准备就绪,大儿子开车把母亲接回到租的房子里。从入住的那天起,三个男人就开始了新的生活。
虽然母亲有时清醒,有时糊涂甚至吵闹不休,刘航刘冬兄弟俩却从未嫌弃过,刘航说:“不管妈妈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我们的妈妈,只要有妈在,我们至少父母双全,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我们只有在今后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珍惜与他们共同生活的每一天” 。刘冬讲:“我们小时候,爸爸在部队,一周才能回家一天,妈妈一个人带我们哥俩很不容易,她自己在工作上又要强。生活里的艰辛,经济上的困难,她都一个人走过来了”。
听说同仁堂的国医专家好,刘冬就请来为母亲把脉,对症下药,打那以后,每天为母亲煎中药就成了大儿子刘航的生活要务,每天风雨无阻准时送达。
二儿子刘冬为能更好地掌握母亲的病情,并对症下药,在工作之余,自己一门心思地研究起中医中药,还花了半年多时间到中医药培训班学习,掌握了把脉、抓药、针灸、拔罐、艾灸等技能。母亲的病历刘冬都保存着,在网上请教专家,在医院请教医生,针对母亲的病情发展情况,随时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制订家庭治疗日观察记录。现在的刘冬俨然母亲的专属医生。
军人楷模社区好人
刘明信是个老共产党员,1958年入伍参军,由于各方面条件优秀,第二年被选送到西安航校学习飞行驾驶,学成后返回长春,成了一名飞行员,驾驶轰炸机。先后多次参加全军毛泽东思想讲用班学习和巡讲。
1978年因病转业到地方,回到了妻儿的身边。为了弥补那些年的两地分居对妻儿的亏欠,工作之余,他承担起了绝大部分的家务,抓紧对两个儿子的继续教育,鼓励哥俩一定要努力学习,成就母亲的意愿,争取考上大学,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小哥俩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父母的优良品质影响下,不光在家中从不吵闹,在外面也从不给家里惹事,成绩一直都十分优异,不仅双双考上了大学,还都读上了研究生,由于学业优秀,专业热门,哥俩先后被留在了北京工作,并解决了户口。
这名有着52年党龄的老党员时刻牢记着入党誓言,始终不渝地坚定自己爱党、爱国家、爱人民的信念。他积极参与社区党支部组织的各项党员活动,并积极地捐款捐物,党课也从不缺席。社区党支部问他需要组织什么帮助时,他总是婉言谢绝,他说:“自己家的事就别麻烦组织了。我知足了,两个儿子都非常孝顺,照顾他妈妈的事,哥俩全都承担起来了,原来就请了保姆,现在又增加了两个,三个保姆,连我都照顾到了。每天晚上我可以回到自己家里,好好休息睡觉了。”
刘明信说:“儿子媳妇都孝顺,我现在感到很幸福,唯一的希望就是老伴儿能多陪伴我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