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51天的第二届农业嘉年华于昨日落下帷幕。作为亮点活动之一,3月15日至4月15日开展的“草莓票香”活动吸引了9万余市民的参与和支持,走进草莓园体验采摘,品尝到了新鲜的昌平草莓(见右图)。据初步统计,全区包含参与“草莓票香”活动在内的草莓采摘园,实现草莓销售收入1.63亿元。
棚里的“回头客”多了
在这项活动中,购买农业嘉年华全价票的游客,便能领取“草莓采摘券”一张,到活动授权兴寿、崔村、小汤山、百善、南邵五镇的草莓观光采摘园采摘,每张“草莓采摘券”限免费采摘一斤草莓,超出部分按照采摘园当日销售价格计算。
兴寿镇秦城村的村民王勤五年前开始种起了草莓。虽然种植草莓政府有多项补贴和技术扶持,但他家草莓园的位置却因太过偏僻而“门前冷落鞍马稀”。今年,得知要举办“草莓票香”活动后,王勤赶紧报了名,随着农业嘉年华的开幕,每天王勤手机进行咨询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已接待了近60位游客,不少游客表示还会再来采摘。
和秦城村一样位置较为偏僻的还有麦庄、西新城、东庄等村,村里的草莓种植户均因“草莓票香”尝到了甜头。今年共接待持“草莓采摘券”的游客近1300人,比往年多了三倍。
会和城里人打交道了
“别踩了地里的秧!摘完过了秤再吃!”沙坨村草莓种植户杨月珍,原来对采摘客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杨月珍说,总是这么一嗓子喊下去,和她聊天说笑的游客也不多了,也很少有“回头客”。后来,有游客明白杨月珍是为人爽直又心疼草莓,教给了她新的说法。“大家尝几颗可以,但别糟蹋了果儿。也小心看着点脚下的秧。”委婉的说法让游客真正体会到了杨月珍的用意。慢慢地她学到了不少沟通的技巧,也学会了和城里人“打交道”。
“我们农民说话有时候太直,也没顾忌他们的感受,其实委婉一点和他们多亲近,他们也会特别热情地对我们。”杨月珍慢慢摸索着改变着自己沟通的方式,也和不少市民成了朋友。杨月珍还在草莓棚外设立了饮茶处,细心的服务也吸引了不少“回头客”,往年接待游客40人左右,今年借着“草莓票香”,已接待了500多位游客。
致富的方法更多了
“城里人很热情、很喜欢聊天,只要多和他们聊一会儿,他们就会多买我的草莓。”桃林村种植户齐昆仑说,原来只知道埋头种草莓,只关注自己的草莓园,现在他开始了解周边吃、住、玩的好去处以及昌平各大景点的情况。“在他们面前,我们也代表着昌平人,为他们介绍自己家乡的特色,也是应该的。”
“现在种植规模太小了,明年我要多种点草莓和蔬菜盆栽,还要学习上网。”沙坨村杨月珍的想法很时尚,她打算种些蔬菜盆栽卖给市民,第二年市民可以拿着盆再来换菜,不仅丰富了采摘园的项目,也能拉来“回头客”。
农民的市场闯出来了
农业嘉年华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草莓票香”这种带着农民闯市场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也是首次尝试。今年昌平草莓平均价格在30至40元一斤,每张能让市民免费采摘一斤的草莓采摘券,补给报名参与活动的种植户20元。虽然引来了游客采摘,但看似“亏本买卖”的活动,还是让种植户不理解。随着活动的开展,尤其是较为偏远的草莓园里不断迎来了客人,种植户态度也从抱怨“价格太便宜,不划算”,转变为希望“多通过这种方式带来些采摘客。”
“这是一个需要农民自己琢磨明白的过程。”负责人介绍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全区的草莓采摘园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依靠集团消费已不可能,而仅仅单靠农户个人通过降低价格、网上促销的方式,仍不是长久之计。“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昌平草莓,真正走进采摘园,也让农户通过自己的努力抓住回头客。”
晨报记者 肖丹
通讯员 郑贤 文并摄
■新闻链接
98%受访者还想再来
“草莓票香”活动得到了8万市民的参与和支持。经对300位游客随机调查显示,第一次来昌平采摘草莓的市民占58%,其中98%的市民表示今后还会再来,而且会介绍亲戚和朋友来昌平采摘草莓。同时,在对300位草莓种植户的调查中,除去36%因“活动中草莓价格过(较)低、采摘位置优越草莓不愁卖、销售渠道稳定”等因素不愿参加活动的农户外,64%的农户都愿意参加此次活动。
来源: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