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居民有了问题,往往是物业不管、居委会没辙,“扯皮”久了,问题变成死结。如今,东城区推出新的物业管理模式,由社区党委、居委会、物业、开发商、派出所组成“联合物业委员会”,居委会干部、社区民警承担起“楼长”职责,物业不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了。
首个试行该模式的是东花市街道北里东区社区。“辖区居民常住人口4000多人,”社区书记胡连京告诉记者,“既有老旧楼房、也有回迁楼,物业问题比较突出。”
下水道堵了,楼道灯泡坏了,修得稍微迟些,居民还能忍。但2012年冬天,一栋楼的暖气竟晚了半个多月才来。“因为热力公司换了,物业不管,好多问题解决不了,甚至工作人员连暖气阀门在哪都不知道。最后居委会、居民得一起帮着找阀门。”胡连京说。
物业、居委会、开发商、业委会,这些单位间沟通不畅,或相互推诿,有了问题解决不了,到头来影响的是数以千计的居民日常生活。
去年,东花市街道在该社区试行了“多方联席会议”制度和交叉任职制度。把社区党委、居委会、开发商、物业、派出所等部门,拢到一起,每季度召开会议,形成“联合物业委员会”,并组建新的业委会,由社区居委会干部、开发商代表和居民共同担任业委会成员,担当居民问题的“第一负责人”,不再把问题踢来踢去,对物业工作进行监督,共同服务居民。
该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社区党委、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开发商等,他们的运作方式、构成方式等虽然各不相同,但服务对象都是同一社区的居民群众。新的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使各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社区管理工作上水平,才能实现社区居民群众受益度的最大化。
社区居委会党委成员万志惠,参与了选举,并在去年8月成为了业委会成员。本就是当地居民的她,又在社区工作多年,是居民的老熟人。
“头次成为业委会成员,觉得挺新鲜。但其实,居委会、业委会都是为了服务居民,做起来上手很快。”她对记者说。
新的业委会里,共有7名成员。除了万志惠,还有5名居民代表和1名开发商代表。“大家作为同样的业委会成员,有问题一起沟通,沟通后和各自部门直接联系,居民有问题就提到我们这里,我们会一管到底。”万志惠说。
中区13号楼,从楼门到大街之间,过去没有直接的通道,居民出门都必须绕行。至少得走七八分钟,年轻人好说,老人每次出门、回家都这么绕,再赶上刮风下雨,更费劲,意见很大。
业委会专门召开会议讨论,然后又把意见提交到“联合物业委员会”,居委会干部、社区民警、开发商、物业都参与,最后讨论决定:把过去的消防通道改造,让13号楼居民出门不再绕行。
经过一个月办理各种手续、施工,13号楼楼下的消防通道,变成了居民大门,还为老年人安装了防滑扶手。居民下楼后就能直接出小区。“过去出门都发愁,到后来索性连门都懒得出了,”居民杨云田说,“现在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我很满意。”
物业有了“管家”,社区党委、居委会、业主委员会有了工作抓手,小区的问题找到了负责人,居民都叫好。
试行多方联席、交叉任职的,不止这一个社区。在东花市,本家润园小区物业和北里东区社区业委会,通过联合建、挂靠建的方式成立党支部,在枣苑物业派驻联络员,开展服务工作。花市枣苑社区还邀请业主代表和社区干部参加物业总结会测评,对物业员工进行打分。
交叉任职、共当“第一负责人”,过去经常扯皮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解决,物业、业委会、居委会等部门,实现了“共赢”。最终受益的,是广大居民。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