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们村儿环境卫生排第一……”站在一个泛着酸臭味的垃圾堆旁,昌平区小汤山镇的大东流村村民张大妈的语气也是酸酸的,“第一”两个字被拖得长长的,跟着又吐出三个字:“倒数的”。而在村干部眼里,这个日前被列入60个重点整治地区的小村庄有八乱:违法建设私搭乱建、非法砂石厂乱开、垃圾渣土乱倒、广告牌匾乱设、小摊小贩乱摆、街巷胡同乱堆、小广告乱发乱贴、村庄污水乱排。
第一现场
说到村子环境 村民意见一大堆
北六环大东流桥以北、京承高速以西,就是大东流村的大致位置。这个地处两大交通要道夹角处的小村庄,以外来人口聚集、环境脏乱差闻名。
南北走向的秦北路是纵穿大东流村的一条主干路,道路两旁随处可见垃圾乱扔乱倒的现象。记者大致数了一下,在500米的距离内共有8个大垃圾桶,垃圾桶一米见方,肚量不小,但桶内的垃圾却不多,垃圾桶的四周却散落着各种烂菜叶、食品袋、废弃卫生纸等,还混杂着建筑垃圾、树枝树叶,并未见有清洁工上前收拾。倒是有捡拾垃圾者拿着长棍,在垃圾堆里扒拉着值钱玩意儿。
转身走进村子,更浓重的垃圾味儿飘了过来。记者寻着味道找去,走个十几米就能看到一两处垃圾堆,没有垃圾桶,更没有围挡,垃圾就赤裸裸地直接倒在地上。一位村民提着自家的垃圾桶走到垃圾堆前,很自然地将一整桶用过的卫生纸倾倒下去。而垃圾堆隔壁就是另一位村民家的菜园子,闻着飘过来的垃圾臭味,这位正在拾掇菜地的村民也好像没什么意见,还和这位村民唠了会儿家常。
走回秦北路,道路两旁多是低矮的小门脸,小超市、小饭馆、电器修理、书法乐器特长班等等一应俱全。操着外地口音的人们不时在街头走过,村子里很难寻到本地人的身影。
记者好不容易在一个角落里找到4个正在打扑克的本地村民。“我们村子环境怎么样?拐进去瞅瞅你就知道了。”一位大妈两手洗着牌,把头往旁边的胡同一歪,示意让记者自己进去看看。见记者转了一圈回来,4位大妈打开了话匣子。“看见垃圾堆了吧,好几年了没人管,就这么乱扔。”“喏,看见这些门脸房了吗?占道盖的。”“看见孩子一带带一串儿的了吗?都是外地来的。”“老听说有人家里丢东西,说是村里派了保安,都不知道去哪儿了”“这村就没有下水道,下雨蹚泥,下雪滑冰。”……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大约五六年前,村里的外地人渐渐多了起来,一方面是附近有一些大型加工厂,工厂里的工人都租住在村子里,一间房的房租一个月只有100多块钱;另一方面是因为村北盖了建材市场,做生意的和打工的也都以这个村为生活半径。于是,许多小门脸应运而生,餐饮购物娱乐教育一应俱全,仿佛一个小社会,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糟糕、治安越来越差。
村干说法
外来人口过多 给管理造成一定困难
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大东流村本地人口只有1900多人,流动人口达到4600人。由于外来人口过多,给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大东流村目前存在违法建设私搭乱建、非法砂石厂乱开、垃圾渣土乱倒、广告牌匾乱设、小摊小贩乱摆、街巷胡同乱堆、小广告乱发乱贴、村庄污水乱排等环境问题。
“以前村里有5处很大的砂石囤料点和加工点,我们通过多方力量最终清理走了10.9万吨的存料,拆除了办公用房,清除后的土地还进行了复耕和绿化。”
这位村干部也表示,目前村里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在控制新增违法建设方面,镇和大东流村都派专人进行日常巡查看护,责任到人,对新增违章违法建设“露头就打,破土就拆”。今年村里还计划对沟流路和村内主要道路进行修理,同时对沿线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对村内大街小巷的乱堆乱放、广告牌匾进行治理。由于村内排水不完善导致污水横流,雨后积水现象严重,将改建村内排水系统。“我们现在也从宣传上入手,每天都会有车在村里穿梭巡逻,用大喇叭提醒村民和居住者不要私搭乱建,维护公共卫生等。”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