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社区论坛| 集采地带| 观网亲子| 服务中心| 交易市场| 生活指南| 社区地图| 回龙相册| 原创基地| 登录网站  用户注册
   回龙观社区网 > 回龙观资讯中心 > 观外资讯 > 正文 资讯搜索:

红豆村菊花绽放苏锡常公园景区,将亮相下月APEC峰会

https://news.hlgnet.com  2014-10-05     回龙观资讯中心  

初秋的阳光洒落在顾山红豆村,映照出这片土地一年中最绚丽的色彩——十余万盆中国菊已进入绽放期,在当地人看来,花开即意味着收获。


红豆村农业专业合作社办公室里,社长吴耀祥“迎来送往”一拨拨前来商量金秋菊展事项的客户,在墙上一份销售一览表上,记者发现,无锡锡惠公园、常州青枫公园、苏州石湖景区等赫然在列。“今年我们将和苏锡常地区28个园林单位合作,光国庆的订单就超过了40万元。”而据吴耀祥描述,红豆村中国菊不仅在周边地区“火了”,甚至在全国范围内也打响了名头。“这两天才将特供青岛世园会的一批货送走,紧接着又接到了来自北京的好消息。将于11月举行的APEC峰会,组织方已经向我们预订了2000盆作为景观布置供各国来宾欣赏。”


短短5年间,红豆村从无到有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美丽产业”之路,问及成功秘诀,吴耀祥向记者道出了别具意义的“三次转型”。


“和其他一些乡镇类似,2009年红豆村承包了750亩土地,组建了股份制合作社,准备搞蔬菜基地。但是如果种菜,我们的比较优势又在哪里?恰巧那段时间我们通过考察了解到了特色花卉市场的巨大潜力,深思熟虑后,红豆村开始尝试起非洲菊和白菊的规模化种植。”吴耀祥告诉记者,首次“转型”释放出的能量至今仍在持续,行销华东市场的非洲菊带来可观利润,合作社甚至在安镇地区拓展了60余亩的种植基地;而白菊在秋季品种“神马”的基础上又新开发出了夏季品种“优香”,主打海外市场在日韩深受欢迎。


吴耀祥所说的“第二个转型”,则源于中国菊种植的“异军突起”——短短数年内,其市场销售已占到红豆村菊花产业的40%,而且除了盆栽菊花,合作社更通过开发艺菊景观造型来提升附加值。“不能被动地固守非洲菊和白菊的市场份额,我们把目光投向了中国菊领域。”吴耀祥说道。


记者在合作社见到了几条栩栩如生的卧龙、盘龙艺菊造型,只见龙身由一朵朵黄色菊花包裹,拨开花朵,记者才见出其中的奥秘——以钢筋为骨,以蒿草为筋,以菊花为皮。“运用了先进的嫁接技术,冬天培育蒿子,春天再把菊花头一个个嫁接到蒿子上,大概五六个月时间花就能长好,无论造型还是花色都可随意设计。”吴耀祥指着一条长约15米的卧龙告诉记者,该造型的市场售价9000元左右;而让他颇为自豪的,还有一种通过抹芽管理培育出来的多头菊,“我们平时的菊花一株开一朵或几朵,而这样的一株最多可以开到40朵,每朵的直径可达15厘米。”据介绍,依托南农大等机构的技术支持,合作社的中国菊品种几乎以每年两三百的速度增加,目前达到了上千种,市场定价和口碑也十分可观。


“种中国菊的第一年,因为不懂营销和管理,产品滞压。这告诉我们,市场理念和手段同样也要转。”吴耀祥所说的这“第三个转型”,就包括了调整“种花”和“找市场”的先后关系。“现在客户要提前半年以上下单,我们根据客户的需求再打造产品,随着名气渐渐打响,现在我们不跑出去都有成群的客户找上门。”他告诉记者,红豆村还在中国菊花名城开封设立了合作基地,可实现货源流通就近为客户配送,进一步提升了效率和节约了物流成本。


吴耀祥有一个设想,让红豆村更多村民分散在家中进行菊花种植,而合作社负责提供原材料和技术指导,并进行统一收购,不仅进一步革新种植模式让村民增加致富渠道,并以此为依托进一步打造红豆村生态旅游产品。“我们的目标十分清晰,不仅要成为华东最大的菊花种植基地,更要成为人人知晓的中国菊花名村。”吴耀祥说。(胡琦、范旭楷)


来源:无锡新传媒

【编辑:冬日的早晨
收藏此页】 【 】 【打印】 【关闭】  
 百度联盟广告   
 回龙观商家促销信息  发布信息>> 
 生活指南竞价排名 
 
Copyright@hlgnet.com All RightReserved.
回龙观社区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