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国际医院坚持探寻社会资本办医道路,更加灵活的所有制形式也让其“优劳优酬”体系更能体现医生个人和团队医疗能力在市场和患者中的认可度。
清华长庚医院借鉴台湾长庚纪念医院模式引入Attending(主治)医师制度与相应的“医师费”薪酬体系,被寄望为撬动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的“千斤顶”。
一个是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的坚定“探路者”,一个是要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的台资捐赠大型医院,过去两周内,北大国际医院和清华长庚医院相继开业、迎诊,在京北引发新一轮医疗资源的整合与竞争。
无论在医疗圈,还是有医疗需求的普通公众中,没什么能比优质医疗资源的重新配置和聚集更令人关注。11月28日、12月5日,清华长庚医院、北大国际医院相继开业应诊。两家医院,分别依托清华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两个实力雄厚的医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平台。盛名之下,优质医疗资源的聚集,似已成“虹吸”之势。
与此同时,两家医院都打出“为医改探路”的旗帜,与超过10年、历经两轮医改的曲折筹建经历相呼应,也足以吸引社会各界的瞩目。
而放眼北京,北京市中医院、安贞医院,正在通过托管、筹资建分院等方式,将自己的品牌和优质医疗资源,向京北输送、扩散。以北大国际医院为中心起点的北京大学医疗城,亦在位于G6和G7两条京北交通大动脉之间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中,“平地起高台”。
京北,从医疗资源的贫瘠区,似乎一跃成为优质医疗资源的盘踞和竞争重镇。
接下来,在“深水区”跋涉多年的中国式医改,是否能在京北取得实质性推进,还要看两家中国最顶尖的大学医院,能否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协同突围——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魏铭言
鲇鱼效应
强调医疗服务价值的优酬高薪、国际化临床应用和医学科研平台、更大的晋升空间,都足以让中青年医生抛下公立医院的“稳定”,踊跃尝试。
新建医院要树立品牌,最关键也最稀缺的资源,就是好医生。如今,在暗波汹涌但受缚于现有人事薪酬、职称晋升制度而表面平静的医学人才市场,北大国际医院和清华长庚医院的进入,正凸显出“鲇鱼效应”。
强调医疗服务价值的优酬高薪、国际化临床应用和医学科研平台、更大的晋升空间,这都足以让中青年医生抛弃公立医院的“稳定”,踊跃尝试。
海淀区卫生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今年以来,海淀区属医院已有10余人辞职,跳槽到北大国际医院。其中包括一位产科“一把刀”,北大国际医院开出的薪酬,是高薪和独立组建团队、国际交流的诱惑性待遇。
而清华长庚医院虽在筹建后期转变为清华大学和北京市共管的公立医院,但借鉴台湾长庚纪念医院模式引入的Attending(主治)医师制度与相应的“医师费”薪酬体系,被寄望为撬动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的“千斤顶”。
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说,医院从三个方面吸引人才:舒心的工作、体面合理的收入、优越的事业平台。目前,清华长庚医院已组建一批包括国内外知名专家在内的医疗团队(20多位学科带头人中,7位是国际专家),主体医生享有事业编制,同时高水平专家和紧缺人才采用兼职方式。
复合效应
两家医院共同的改革特质、相似的改革思路,或能产生“1+1>2”的复合效应,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在更大范围的效益辐射。
坚持探寻社会资本办医的北大国际医院,暂时不能为医务人员提供“事业编”。但更加灵活的所有制形式,也让北大医院的“优劳优酬”体系更能体现医生个人和团队医疗能力在市场和患者中的认可度。
借助于北大医学部的雄厚实力,北大国际医院已分别与北大医学部附属的其他6家公立三甲医院签署合作协议,6家医院共计31个学科将安排核心业务骨干前往国际医院,以组建科室、医疗团队等方式,协助国际医院整合北大医学部的优势医、教、研资源。
董家鸿坦言,清华长庚作为由北京市医管局举办的第22家市属大型公立医院,其Attending医师制度和医师费制度,还要考虑与公立医院现行的三级查房制度和职称体系相衔接。
实际上,在建筑设计、功能区划分,以及建立理事会下的院长负责制,实现医、管分开;跨学科组建医疗中心,围绕患者服务;借助医疗信息化,打造可控可溯的现代化医院管理模式等方面,北大国际和清华长庚两家医院虽打出了不同的宣传口号和实现路径,但目标描述却呈现出近乎一致的蓝图——以患者为中心的精益医疗。
过去的十几年中,两家筹建伊始就提出要颠覆传统公立医院管理模式,引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国际范儿”医院,各自历经曲折,但至今初心未改。
在北大国际医院院长王杉看来,两家医院共同的改革特质、相似的改革思路,或能产生“1+1>2”的复合效应,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在更大范围的效益辐射。
“医联体”和“院中院”
清华长庚三期已计划引入社会资本,探索混合所有制,建设一个国际医疗中心,“希望高端医疗的收入反哺基本医疗”。
“我不企盼国际医院的门诊量达到1万甚至2万人,因为那样的话,医院就无法保持原有服务模式。”说起北大国际医院的定位,王杉一直很坚定——国际一流医院,“要干就往疑难重症方向去努力”。
虽然社会资本持股已达到70%,但北大国际医院坚持探索混合所有制下的非营利性医院模式。其大股东——北大方正集团则为此组建北大医疗集团,在维持北大国际医院的非营利性质同时,发展药品、医疗器械、体检、健康管理等医院上下游的医疗产业链。
基于此,北大国际医院更注重医联体的打造。一方面,依托北大医学部,与“同门”其他三甲医院技术联合,规划建设36个医疗中心、49个医疗学科。现阶段重点发展肿瘤血液中心、眼科中心、妇儿中心、泌尿外科中心和肾脏疾病中心,尽显北医优势医疗资源的整合。
另一方面,北大医疗在各地并购公立医院,改革重组,北大国际医院将为这些地方医院提供北大的品牌和技术支持。
此外,与霍普金斯、梅奥等国际知名医疗机构在北京组建联合品牌诊所,吸引国际患者或者本来打算海外就医的患者,也是北大国际医院拓展品牌的筹谋之举。
与之相比,清华长庚的品牌发展规划,则贴合大型公立医院的“扩张”特质。第一、第二阶段,是服务于政府提出的“分级诊疗”目标,与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小型医院建立以技术帮扶为纽带的区域医联体,引导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转诊到长庚”;第三阶段,则是“院中院”建设。据媒体公开报道,清华长庚三期已计划引入社会资本,探索混合所有制,建设一个国际医疗中心,“希望高端医疗的收入反哺基本医疗”,董家鸿坦言。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北大国际和清华长庚两家新建医院,不仅要克服未来几个月尚无法纳入医保的政策壁垒,还需有足够的策略,在吸引社区居民同时,在更大范围、更多层面,树立自己“无可复制”的品牌影响力。
尽管理念相似,目标一致,但在行业观察者眼中,清华长庚医院和北大国际医院,不过是“清北之争”从教育领域向医疗领域的延伸。
谈起清华长庚这所由台塑关系企业捐建的清华大学附属医院,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也曾坦言,期望建设一所国际一流的医院,弥补清华在医科上的“短板”。
抛开血缘竞争,现实中,回龙观和天通苑虽然各自拥有40万人口,但北大国际医院和清华长庚医院的规划床位数合计3300张,显然远超出两大社区居民的“医疗消费”需求。
按照北京市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公立医院的床位控制在每千人口4.5张左右,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床位是每千人口1张以上。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钟东波介绍,政府规划已不存在对社会资本办医的压制,但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社会办医,要想更好活下去,由市场决定。
过去数年,作为北京的经济新区和新的居民聚居区,北京北部已吸引不少三甲医院以多种形式来此建分院。
除已开诊两年的积水潭医院回龙观分院,北京市中医院已托管顺义区中医院;北京安贞医院昌平分院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密云医院”,也在筹办、挂牌中。
与上述既有医疗“巨头”的分号相比,北大国际和清华长庚两家新建医院,不仅要克服未来几个月尚无法纳入医保的政策壁垒,还需有足够的策略,在吸引社区居民同时,在更大范围、更多层面,树立自己“无可复制”的品牌影响力。
正如12月5日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在北大国际医院的开业典礼上所说,“要破解医疗体制改革这个大难题,北大国际医院还须‘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