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社区论坛| 集采地带| 观网亲子| 服务中心| 交易市场| 生活指南| 社区地图| 回龙相册| 原创基地| 登录网站  用户注册
   回龙观社区网 > 回龙观资讯中心 > 观内资讯 > 正文 资讯搜索:

老村换新貌 村民畅享文化生活

https://news.hlgnet.com  2015-11-27   来源:回龙观时讯    回龙观资讯中心  

本报讯(记者 屈晓琴 通讯员 王诗婷)回龙观村是回龙观镇第一大村,也是历史丰厚、传说众多的一个村。如今的回龙观新村,医院、中小学、幼儿园、活动站等,一应俱全,村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从老照片与新照片中触摸时光在这所现代新村里留下的印记。

历史:成村于宋明时期

回龙观村成村于宋明时期,兴盛于明清。据《日下旧闻考》记载:“德胜门外元福宫,又称玄福宫,俗称回龙观,是弘治十七年(即1507年)修建的。”村内现尚存遗址,村以观名,一直延续至今。新中国成立前,回龙观村归宛平县管辖。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划归昌平县的沙河、回龙观、唐家岭乡,最后划归回龙观乡,2002年划归回龙观镇。1933年建小学,1960年通电,1966年建合作医疗站,1989年引用自来水。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镇党委、政府从2003年开始筹划该村的旧村改造事宜,07年11月正式宣布回龙观村旧村改造启动,2009年6月旧村拆迁,9月开工奠基。2013年5月回迁入住。2015年3月,完成征地整建制转非工作,至此,全村村民全部转为城镇户口。

文物:明初建观传说众多

村内原有一座回龙观,是明朝初期在中心街中央的东侧建的一座观宇,当时香火及其旺盛,属皇家之观,村东的进村路当时叫香火道,可见其观的旺火,观的四周乃是一望无边的茫茫草场,专门放牧御马,现早已无踪影,只留下一筒碑,碑头上有御笔书写的玄福宫三字。观前后各有一口古井,分别为二眼井、四眼井。村南、北各有一座寺庙,俗称南庙、北庙,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庙叫玉光寺,该寺建于清代,座西朝东,四合院布局,有山门殿,正殿及左右配房,门楣上有石刻匾额“敕赐护国玉光禅寺”。玉光寺是回龙观地区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寺庙建筑。村北有一座菩萨庙,后殿在文革时拆毁,现只剩南殿,但已破烂不堪。菩萨庙南门外有一座影壁,叫九垄山,庙内有两株二级古松树。庙外有口井,为杨六郎饮马井,井口有一马蹄印,传说是杨六郎的马蹄印。

今天:生态文化乐享生活

如今的回龙观村村域面积约4.4平方公里,位于回龙观镇域西南部,地处昌平区最南端,与海淀区一路之隔。距德胜门15公里,距昌平城区20公里。环城铁路、轻轨铁路、京藏高速路擦村而过,多条公交线路在村口设站,交通便利。

全村现有七百余户、三千余人,外来租户近万人。回迁后回龙观村总建设用地11.27公顷,建筑面积28.18万平米,17栋28层楼房,3282套房,绿化面积56000平米,并建有18000平米庞大的地下停车场,建有三大地块社区。原村村域现改为:龙域新城。村域内规划有医院1所,中学1所,小学1所,幼儿园3所,11万伏变电站1所。生活环境的变化,也促进了村民文化生活的丰富,目前村内建有建筑面积7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内设健身房、乒乓球厅、书画室、科技馆体验厅,阅览室藏书3000余册。此外还建有5000平方米的露天文化广场,常年举办各类文艺活动、体育比赛等。村内三个小区各建有1000平方米的活动健身广场。齐全的设施、丰富的活动,既方便村民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又提升了村民的文体生活质量,满足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回龙观村转居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501)


【编辑:回龙观时讯
收藏此页】 【 】 【打印】 【关闭】  
 百度联盟广告   
 回龙观商家促销信息  发布信息>> 
 生活指南竞价排名 
 
Copyright@hlgnet.com All RightReserved.
回龙观社区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