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昌平区司法局获悉,昌平区现有律师事务所53家,律师210名。全区514个村(居)委会与18家律师事务所82名律师签订了村居法律顾问聘请合同,并全面铺开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目前,已实现了“一村一居一律师”的工作目标,律师带头服务,成为村居普法工作与法律援助的先行者。
在昌平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复查之际,刘广生律师帮助城北街道北环居委会提供法律意见,草拟公告,将堆放在辖区内的“僵尸车”,即被遗弃近十几年的自行车、三轮车还有近年来出现的电动自行车彻底清理,多年的卫生死角彻底解决。而李辉律师在流村镇狼儿峪村开展法律知识大讲堂活动,针对本村开展红色旅游应当注意的事项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宣传讲解。
今年上半年,村居法律顾问共为各村(居)委会提供法律意见、建议620条,举办法治讲座113场,提供法律咨询1650次,参与纠纷调解96件,参与解决信访突发案件12件,审查合同
101 份,代理案件19件。法律顾问律师共调解纠纷96件,入户调解20余次。
除此之外,自2013年起,司法部和全国律师协会统一招募志愿律师到西藏偏远无律师区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法律援助服务,迄今为止,已开展三批次活动。昌平区前两批次共派遣7名志愿律师赴西藏开展法律服务工作,其中有3名律师连续两批次参与援藏工作。第三批次已有三名律师报名入选,将于近日赴西藏。
在首批援藏律师中,郭宏是唯一的一名女性,并连续两年驻扎在山南市琼结县。因此,郭宏跟当地藏民格外熟络。朴实的琼结人民,同样送给了她一个爱称:“美丽的格桑花”。
琼结县的人口不到2万,当地法院每年承办的案件不到10起。见状,郭宏便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普法上。除了走进企业、学校开展讲座外,她还专门针对藏区妇女儿童保护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
慢慢地,当地藏民越来越信任她,县政府的工作人员也同样如此。援藏期间,信访科的工作人员找到郭宏,希望她能出面帮着解决一个来访人员的问题——工程负责人想在工程质保期内,从政府领走质保金。
了解其中原委后,郭宏向该工程负责人说明法律规定,他便不再吵着领钱了。“当时县长就在旁边坐着,开始他一句话都没说,因为工头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闹的,后来我这么一说,他才发现自己是占理的一方。”郭宏说,很多时候县政府都是因为不太清楚法律规定,才会觉得自己“理亏”。通过这件事,郭宏成了县政府的法律顾问。县里做出的很多行政决定,都会请她帮着把关。
如今,两年的援藏工作虽已结束,但郭宏表示,她与琼结县的联系并没有停止,“坚持普法,以及对琼结县几个孩子的援助,都是要一直做下去的事。”
在前两批次援藏律师工作期间,昌平区的律师们共接待各类法律咨询162件次,办理民事诉讼案件15件、非诉讼援助案件3件,代写法律文书28份,协助解决信访纠纷6件,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4起,开展各类普法宣传讲座70次,帮助当地司法行政机关开设微信公众平台、社区矫正人员跟踪定位系统。
目前,昌平区援藏律师已与西藏当地政府建立良性常态化互动机制,当地政府和藏民的一些法律问题仍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律师沟通协商。
(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