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
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北京市工作动员会召开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
昌平区认真贯彻落实动员会精神
并召开工作专题会
对环保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与此同时
区级四套领导班子成员带队
深入一线,坚持问题导向
多次对区域内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检查
环境保护是关系民生的大事儿
昌平一直在努力
◎截至今年11月底,我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年均182天以上,PM2.5累计平均浓度为54微克/立方米,累计浓度为全市最低、下降幅度居全市第一。
◎2013年至2015年,全区合计压减燃煤63.29万吨,连续三年在北京市的考核评定中均为满分,提前两年完成北京市下达的任务。
◎妥善处理各类渠道的环境信访14114件,全部按时办结,优秀信访办理件数量逐年增多,自2013年起,连续三年全市排名第一。
◎率先出台昌平城区核心区外埠机动车禁行限行措施,我区也成为北京市首个制定外地牌照车辆限行政策的远郊区。
低碳减排
大力治理汽车尾气
严控辖区车辆,三年来共淘汰老旧机动车111826辆,并在2014年8月份,率先出台昌平城区核心区外埠机动车禁行限行措施,成为了北京市首个制定外地牌照车辆限行政策的远郊区。
2015年底,我区淘汰在昌注册的全部黄标车,强化在用车辆尾气排放的检查力度,并加大了汽柴油油品的质量监管力度。全区共有80家加油站,每个月区环保局都会对这些加油站的油气回收装置进行两次常规检查。
作为2015年昌平的惠民工程之一,我区至今已投入“小蓝车”近10000辆,它将城市主干线、支线、住宅区连接起来,为广大群众解决“最后1公里”的同时,鼓励市民绿色出行、低碳环保。
今年昌平关停污染企业33家,清理改造工业大院5个,累计限制不符合区域定位企业项目285个,通过19次全区性综合执法行动,整改“五小企业、六小场所”721家,拆除各类违法建设282.6万平方米。
这一串串数据背后彰显了昌平区在治污减排、清退低端的决心,也为“昌平蓝”打下了基础。
数据显示,2015年全区SO2、NO2、PM10的年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10.9%,空气质量稳居城市发展新区之首;截至2016年11月底,昌平区细颗粒物PM2.5的平均浓度为54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下降28.8%、较2015年下降13.6%,累计浓度全市最低、下降幅度全市第一。
科技治污
排污实现实时监控
今年我区补充健全了2016年燃煤锅炉台账,主动加码,将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任务由市政府下达的350蒸吨任务指标增加至875.1蒸吨。经北京市压煤办考核认定,2013年至2015年,昌平区合计压减燃煤63.29万吨,连续三年在北京市的考核评定中均为满分,提前两年完成北京市下达的任务。
昌平区现已有3家重点企业安装了废气在线监控设施,终端与区市两级环境监控中心联网,实现企业排污实时监控,区内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也实现与市网联网监控。
昌平区在京藏高速科技园出口设置了固定遥感监测设备,动态监控机动车上路行驶的实际排放状况,自动筛查超标排放机动车,年均检查各类机动车在100万辆以上。与此同时,对辖区内主要施工工地渣土运输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实时监督渣土车辆按规定路线、规定时间上路行驶,有效遏制了区域施工、道路扬尘及尾气污染。
从今年11月份开始,昌平区在全区建设了300个空气质量监测点,目前已完成招投标,正在进行布点工作,预计年底之前将完成全部的质量监测点的建设。
减煤换煤
提前两年完成压减任务
12月底之前,我区还将完成包括兴寿镇、南口镇、沙河镇等12000多户的减煤换煤工作任务。
今年阳坊镇、百善镇等16个镇(街)未拆迁上楼村(集体供暖村除外)继续实施优质燃煤替代工程,共涉及219个村(社区),8.6万户。对于涉及换煤的用户政府也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优质燃煤用户购买价格450元/吨,其余部分由市、区财政补贴;优质燃煤配送费用50元/吨、燃煤存储点管理费用10元/每销售一吨由区财政补贴。
植树造林
“绿色氧吧”助力“昌平蓝”
近年来昌平实施平原造林12.8万亩,森林覆盖率和森林绿化率分别提高了6.3%和5%,同时加大了对荒滩荒地、废弃砂坑和拆迁腾退地治理力度,从源头上减少沙尘污染。
昌平区通过拆违建变绿地等方式,新增植树造林2500亩,打通了北京北部的通风廊道,给市区送去徐徐清风。该工程于今年9月份开始施工,10月底已全面完成,既促进了城市内外空气的交换和流通,又加强了城市内部和外围的自然联系,还改善了全市的整体生态环境。
昌平区还将加快实施新城滨河森林公园景观、未来科技城滨水公园、重点功能区“绿心”等大尺度城市森林和重点镇(街)生态休闲公园的提升工程,精心打造京密引水渠运河绿道等一批标志性生态景观,让“绿色氧吧”助力昌平蓝天。
积极作为
协同应对战雾霾
12月2日至4日,本市出现持续空气重污染过程。12月1日8时,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提前发布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预警期间,按照区政府空气重污染应对部署安排,各部门立即部署应对工作,“应战”雾霾。全区138家企业限产停产;停止土石方、建筑拆除、喷涂粉刷等施工作业;建筑垃圾和渣土运输车、混凝土罐车等重型车辆一律停驶。
预警发布后,区环保局按照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应急预案要求的各项措施开展工作,并在12月2日夜间对32家企业进行了突击夜查。经统计,预警期间,区环保局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66人次,检查企业211家次、施工工地10处、机动车22978辆次。
为应对雾霾天气,区环卫处还增加冲洗作业频次,为城区“洗脸”降尘。预警期间,环卫部门采取人工清扫和机械清扫相结合的方式,分派130辆机扫车,出动1000人次,对城区各路段以及中心区域加强作业,增加作业频次2次以上,同时联合区域内的作业公司,加大机械化清扫面积,减轻环卫保洁人员的清扫压力,增强雾霾天气中工作的安全系数,达到以点带面、全面提高、长效保持的效果。此外,区交通局还通过“昌平修管工作群”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信息,要求停止维修场所的喷烤漆、电气焊作业,减少污染源的产生。与此同时,各镇(街)也积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对辖区内重点工地及周边区域、重点工业企业、重点道路集中巡查,及时纠正整改各类问题和隐患,确保洒水降尘、停限产、工地停工等重污染应急措施落实到位。
2013年以来,我区累计开展“应对极重污染天气决战60小时”、“环保大检查”、“大气污染执法年”等专项执法检查120余项,共出动执法人员2.5万余次,以达到积极应对雾霾,保障群众健康的目的。在流动人口增多和城乡结合部复杂的环境下,妥善处理各类渠道的环境信访14114件,全部按时办结,优秀信访办理件数量逐年增多,2013至2015连续三年全市排名第一。
昌平位于北京中心城北部的上风上水地区,是首都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所以昌平区更需高点站位,坚持“环境立区”的理念,全面提升全区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水平,以逐步实现天蓝水碧、云淡风轻、山水融城、田园如画的生态大美之城。
来源:昌平报记者 张磊 田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