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瞄上社区论坛
https://news.hlgnet.com 2007-03-06
回龙观资讯中心
http://www.thefirst.cn/ 2007-3-6 10:18:13
《八个八婆》的封面已基本确定 摄影/本报记者 钱昊安
本报记者钱昊安报道 “到现在,我还感觉跟假的似的。”昨天,回龙观社区网文化沙龙板块版主“桃桃猪”这样描述她现在的心情。前不久,沙龙里包括她在内的11名网友发的帖子因为生活味儿浓,被首次集结成《八个八婆》一书,将在月底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责任编辑刘君表示,目前,像这样由一个社区网上的帖子集结成书的事例,在她印象中应该是第一次。
网上发帖熟识 相互叫“八婆”
“怎么没邀请八公给写个续啥的,或者给点插图。”“建议在回龙观公园来个集体签名售书,8个或11个坐成一溜儿,来个流水作业。”这两天,在回龙观社区网文化沙龙板块里,满眼都是网友祝福《八个八婆》即将出版的帖子。
“桃桃猪”介绍,最初网友们都发帖写一些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的文章,在网上一起交流聊天,慢慢地就转而网下聚会,时间久了,也从最初的8个人,发展到了11个人,一群三四十岁的女人,平时在一起吵吵闹闹,“八婆八婆”地相互乱叫,《八个八婆》的书名就由此而来。
文化沙龙板块第一任版主“韦小宝宝”离任时,她觉得应该对任期有个交代,就有了将这些发在论坛里的帖子出书的想法。最终,通过“八婆”中一个人的朋友,联系到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去年五一期间,书稿交到了刘君手中。
“第一感觉就是逗”
说起看到该书书稿的第一印象,刘君第一感觉“就是逗”,书稿里“串啤”(烤串加啤酒)、“FB”(一起聚会吃饭)这些网络语言很多,读起来感觉很幽默。
刘君认为,作者不是专家学者,也不是社会名流,而是一个群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语言风格,把生活中的琐事拿来调侃,忧伤的东西拿来玩笑,语言诙谐幽默,能调节自我心情。
反映新北京人的网上四合院生活
为何要出这本书?因为集结成书的帖子,代表着一种新的社区文化,一种“新北京人的网上四合院”生活。
刘君说,现在很多人毕业以后留京,成为新一代北京人,他们大多去郊区买房住,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生活很繁忙,没有时间串门,只有通过社区网来沟通,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在网上一起分享。”
刘君认为,文章从一些三四十岁女人的视角看生活中的琐事,非常新鲜,让外面的人感受到新北京人在生活配套设施不算非常齐全的新社区的新生活其实还是挺美好、挺幸福的。
“书里什么都有,婆媳、夫妻关系、做饭、孩子、春节、宠物、小心眼儿等,给一个外国人当教材最好了。”作者之一“南久旺丹”曾这样评价自己的书。
“发行潜力很大”
“应该是有点幽默,有点时尚,有点温馨,有点小资,正好可以给有经济、有文化、有休闲时间的女人看。”刘君如此描述这本书的目标读者。她认为,目前这类讲述老百姓自己生活的休闲书,谈过日子、讲邻里情的非常少,能把日常琐事谈得这么温馨、幽默的更少,因此,书的发行潜力很大。
关于书名,虽然最初作者提供的有“回龙观芳邻”和“八个八婆”等,但刘君认为“八个八婆”与书的内容更神似。
以后是否还要出版类似社区网上留言帖子集结成的书?刘君说,下一步打算把社区网上大家集中关注的热点话题展现给读者。
编辑刘君:曾编辑出版《李子勋心理热线丛书》,在当当网年度心理健康类图书排名居前十。
《八个八婆》节录
《八个八婆》的封面已基本确定 摄影/本报记者 钱昊安
现在据说流行一种时尚八婆,偶尔也小资一点,偶尔也浪漫一会,偶尔也网友聚会一下。对大多数的女人来说,钱和玫瑰花都不那么十分重要之后,还有什么比生活的热闹更重要的呢?
———“帝国时代”
回龙观到今天仍然被剥离于城市之外,只是说出自己住在这里时,城里人的嘴巴张开的程度比以前小了许多,但我心里却不盼望我们的村子和城内的沸腾接轨,或许我会在这里慢慢老去,也或者某一天会天涯海角地离她去,但没有疑问的是这里鲜活生动的日子和我亲爱的芳邻们已经印在了这篇文字上,陪我一起慢慢走到老。
———“背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