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社区论坛| 集采地带| 观网亲子| 服务中心| 交易市场| 生活指南| 社区地图| 回龙相册| 原创基地| 登录网站  用户注册
   回龙观社区网 > 回龙观资讯中心 > 昌平新闻 > 正文 资讯搜索:

昌平欲打造“大十三陵”文化品牌(图)

https://news.hlgnet.com  2009-07-20   来源:区信息办    回龙观资讯中心  

打造明文化产业,昌平区领导和中国明史学会签合约



打造明文化产业,昌平区领导和中国明史学会签合约



  专家居庸关热议 提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 建议开发明史动漫游戏 建设影视基地



  昌平欲打造“大十三陵”文化品牌



  日前,市社科院、中国明史学会等近50家科研院所被邀请到居庸关。昌平区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和中国明史学会签订了“共建明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明文化、“大十三陵”的计划正式启动。



  据了解,中国明史学会将协助昌平区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成立中心筹备委员会,提供智力支持,开展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十三陵旅游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等研究,而明文化的影视基地和动漫基地也正在筹划运作中。



  年入近3亿 十三陵“不满足”



  明十三陵作为享誉国内外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历经六个世纪仍然规制完整、气势恢宏,作为封建王权的象征,如今更成为中华历史文化瑰宝,被誉为“明代建筑的实物历史”。



  明十三陵不仅是中国陵寝建筑的优秀典范,更是明文化集中展示的最佳载体。



  昌平区常委、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副组长戴维在研讨会上介绍,现十三陵每年有500万人次的接待量、近3亿元的旅游经济收入,但仅围绕观光,依靠门票收入,缺少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品牌意识和旅游产品自主研发能力不足,旅游产业链比较脆弱,高端人才和创意人才短缺。



  到会的专家也认为,昌平区文化创意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资源汇集度低,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和消费流不发达,存在空间局限度大、周边土地产权复杂等问题。



  专家建议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区



  昌平区政府顾问、北京中社科城市与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光辉透露了打造十三陵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议规划。



  根据规划,十三陵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应以“明文化”为核心,以“十三陵”为品牌,以十三陵镇、新城东区、巩华城为主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基地,逐步扩展成为“具有昌平优势、突显北京特色、达到国家级别、营造国际知名品牌”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开发明史动漫游戏 建影视基地



  朱光辉对昌平区的优势做了详尽分析,他认为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故宫、十三陵、颐和园、圆明园、长城等让打造“文化创意之都”有了基础,而昌平区的明朝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复制性,同时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现有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文化旅游资源集群明显,十三陵等在海内外知名度高。



  他建议创办组建昌平文化创意产业基金或投资公司,通过操作明代影视类作品、组织明文化演艺类活动、开发明史动漫游戏、建设明文化影视基地及体验中心等,推出“明文化”这个核心产品。



  记者从昌平区有关部门了解到,区政府领导对这份计划也很重视,相关领导已经表示将支持建设投资运营公司,运营操作十三陵创意文化产品。



  完善布局打造中国画家第一村



  在研讨会上,朱光辉还表示,建立十三陵创意文化产业,需要先完成文化资源保护区、产业集聚核、产业研究支持带和产业辐射圈几大布局。



  他建议,文化资源保护区涉及居庸关长城、明十三陵、银山塔林三个核心文化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旅游路线设计和文化产品的开发包装,将这些区域建成明文化旅游和明文化研究与探索的重要阵地。



  对于产业研究支持带,则要建在浅山区一带(瓦窑、十三陵镇、新城东区、香堂、上苑等);而在十三陵镇、昌平新城东区、巩华城建设产业集聚核,最后在明陵镇、昌平东区、巩华城形成产业辐射圈。



  他同时希望昌平区领导支持香堂、瓦窑村这些特色村庄的建设,将瓦窑村打造为中国画家第一村。 文并摄/记者陈小康

【编辑:沈莉
收藏此页】 【 】 【打印】 【关闭】  
 百度联盟广告   
 回龙观商家促销信息  发布信息>> 
 生活指南竞价排名 
 
Copyright@hlgnet.com All RightReserved.
回龙观社区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