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社区论坛| 集采地带| 观网亲子| 服务中心| 交易市场| 生活指南| 社区地图| 回龙相册| 原创基地| 登录网站  用户注册
   回龙观社区网 > 回龙观资讯中心 > 观外资讯 > 正文 资讯搜索:

民生日记:我是挤班族

https://news.hlgnet.com  2009-12-18     回龙观资讯中心  
昨天看到一则新闻,英国《经济学人》援引某家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的上班族每天在上班路上(从家到单位单程)花费的时间领先全球,每天平均有42分钟用在上班的路上,那么双程应该是84分钟。表单中最后一名是加拿大,22分钟。我的第一个反应是:靠谱。
我是一个生活在北京的普通白领,每月拿着八千的薪水,可有什么用呢?我就是个“挤班族”。每次上下班高峰坐城铁,觉得自己就像一张“人肉饼”——— 被揉圆搓扁,而且弹性韧性都超强,有点儿像小时候看过的《巴巴爸爸》,可以随着有限空间任意变形。
我曾看过一篇赫赫有名的“北京地铁的变态总结”,特摘录几段分享:
苹果园总站:车门一开,座位一分钟搞定,一秒钟前还空着呢,眨眼你就发现除了自己,别人都有座儿了。不想等下趟车、着急走的,赶紧在门边、车厢中间儿占好位置。
八宝山站:车一停,门开了,可开的却是另外一侧的门。上一站最后上车的,这时候就成为最里面的人了,任门口风起云涌,他已经岿然不动了。
玉泉路站:黑云压城!奇迹开始出现:看上去明明已经塞满了的车厢,10几秒的功夫就把门外的上班族们塞到了肚子里。整个车厢的空气明显污浊,温度开始上升,血压高的、没练过缩骨功的,建议从这里下车。
五棵松站:这个站台的保安,是最对得起工资的。除了不停地喊着让你抓紧、往里挤外,还不时用手往里推。我曾经在这站把包里的一支钢笔挤弯了。
军事博物馆站:黎明前的黑暗!屏住呼吸!
木樨地站:曙光在前面!在这站想下车的,和“生孩子”有一拼。
南礼士路站:时间凝固了。没人在这里上车,没人在这里下车,没人在这里说话,没人在这里大口喘气。
……
这不是小说,这是每个“挤班族”真实的世界。但是,地铁再挤,拼了命还是要挤。每天上班的时间还是有点的,公车那可不好说了。
每次城铁到达回龙观之前,我都在心里暗暗算一卦,看看能挤到什么程度。最严重的时候是被挤到几乎不能呼吸,两只脚站在人家的鞋缝里,感觉身体在渐渐被压扁。在上下班高峰的城铁13号线列车里,无论男女老少,一捆捆互不相识的人都必须被迫保持着零距离亲密接触:你的胳膊别着我的肘子,我的熊腰贴着你的虎背,你的马尾辫扫着我的酒糟鼻,一个人拿着报纸,有三四个脑袋围着看,他们不得不看,因为就在眼前。
今天也不例外,回龙观人民就是力量大。车门一开,人潮就黑压压地涌了进来,被压迫的人们难免喊出几声“哎哟”“哇噻”,还有一个东北口音的大嗓门在车门处向大家呼吁:“再往里挤挤啊,大家都挺着急上班,来,一二!”然后车门“咯吱”一声终于关上了。“人肉罐头车”继续前行。
当挤车肉体的痛苦上升为精神上的痛苦时,就会产生买车的冲动。一位已经准备买车的朋友问我:你还在庸俗地挤地铁吗?我说:是啊。在北京这座城市里,就算你买了车又能斯文到哪去呢?只不过是从人挤人变成车挤车,好不到哪儿去,不过是一种痛苦演变成另一种痛苦而已。
□响马
【编辑:yangxing51
收藏此页】 【 】 【打印】 【关闭】  
 百度联盟广告   
 回龙观商家促销信息  发布信息>> 
 生活指南竞价排名 
 
Copyright@hlgnet.com All RightReserved.
回龙观社区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