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旱灾发生后,农村供水保障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今年来,我区稳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在全市率先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厂建设、节水改造工程等项目,确保了供水的稳定和水质的提升,实现了农村供水城市化的目标。
长陵镇黑山寨地区位于我区北部,总面积48.67平方公里,总人口5686人。过去,当地农民饮水主要靠山泉水和浅井供水,近年来由于干旱少雨,地表水位下降,出现了饮水困难的问题。区政府和水务部门未雨绸缪,于2005年就组织实施了黑山寨地区生活饮用水供水工程,兴建高标准水厂,跨流域调水解决黑山寨地区的水源问题。
如今,在黑山寨地区各村间铺设的供水管线总长达到了15353米,3座水池共计蓄水1200立方。老百姓告别了过去的饮水方式,喝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自来水。
近年来,我区加大了供水工程建设力度,全面消除供水安全隐患,通过实施管网建设、农民安全饮水、水厂建设、人畜饮水等工程,到2009年底累计投资近三亿元,彻底解决了全区165个村水源、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全面落实市政府农村供水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113个村的“一户一表”及老化管网改造工程已经实施78个村,累计受益农民人口20万,总计受益人口近40万。
区水务局通过建设昌平区供水调度中心,提高了对全区供水监管水平,将18座集中水厂及80个单村水厂水量、水压等信息上传到供水信息管理平台,增强了水务部门合理调配水资源的能力、提高了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整体抗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