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社区论坛| 集采地带| 观网亲子| 服务中心| 交易市场| 生活指南| 社区地图| 回龙相册| 原创基地| 登录网站  用户注册
   回龙观社区网 > 回龙观资讯中心 > 观外资讯 > 正文 资讯搜索:

北京医保新政能否刺激就医人群流向

https://news.hlgnet.com  2010-05-24     回龙观资讯中心  
  从一些普通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就诊人群流向来看,虽出现了一些可喜变化,但业内人士认为,社区医院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医务人员的水平,对患者并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形成社区与大医院之间资源的良性互动,这是各地医改的主导方向。

  此次北京提高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与社区门诊的报销比例,按专家的话说,一方面是为了妥善解决看病贵的问题,让疑难杂症病人能得到充分就医,不能因支付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而放弃医治;另一方面是想鼓励更多患者去社区就医,以便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压力和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这些刺激措施能否起到一定的疗效?

  不求名医 但求实效

  记者在连续一周的采访中得知,从患者角度来看,医保新政实施,从一定程度上解除了患者的后顾之忧,他们的就医顾虑降低了,来医院就诊的大病重病患者明显增加,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同时,一些平常不怎么被患者看好的小医院或社区就诊人数也逐渐增多。

  北京昌平区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去年刚成立的一家综合性民营医院,虽是医保报销定点单位,但不知名,在附近居民眼里跟社区医院似乎相差无几。

  5月10日下午,现年68岁的郭俊老人与记者聊起了在王府医院住院的感受。他说,“我家住王府医院附近的小区,当初我是带着疑问来到这家民营医院,并不知道它是医保定点单位,因离家近,随意来碰碰运气。住院后发现,这里医务人员敬业,服务态度又好,对我的病情检查得很仔细,虽然现在还处于观察期,没有最后诊断是否得慢性肾炎,但医生并没有给我乱开药、乱检查、乱化验,之前我在大医院检查的一些片子这里都认可,没给我作重复检查,这跟很多大医院医生给病人作机械式诊断相比显得更人性化。过去我在北京某家知名医院就诊时,大夫只把我们这些病人当作生产线上批量的瓶子,进行公式化诊断,缺乏耐心,更谈不上人性化服务了。”

  郭俊老人还告诉记者,他在这里住院6天了,才交3000元押金,目前医院方面还没催他续费。前不久,他到北京一家知名医院住院,交了5000元押金,才住3天,院方便通知他续费。当时他很惊讶,仔细查阅了药费清单,发现其中有许多不合理的检查费用,如检查血液时将艾滋病也列入其中,一项血液检查费用竟高达1600元。这让他有些哭笑不得。更可笑的是,医生给他作颈部检查时竟然找不到血管,便稀里糊涂在检查单上写了“疑变性”的结论。医院的康复治疗费更是昂贵,普通的腿部自行车器材康复,作一次20分钟的训练需80元费用,后来他就干脆让医院取消了这些项目。

  前后两种情况对比,郭俊老人得出这样结论:“看病不一定要到大医院,有些大医院不仅收费高,而且医务人员太忙,缺乏对病人细致的检查与交流,反而不利于医治,我就是个典型例子。”

  郭俊老人还说,“现在北京市将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从17万元提高到30万元,如果我患的真是慢性肾病,也不怕,至少医疗报销费用无须太担忧了。”

  记者为了进一步证实郭俊老人所说的情况,当天下午又采访了王府中西结合医院医保办兼信息部主任周欣。周欣向记者提供了几个数据:与4月份同期相比,5月1日以来,王府医院门诊持卡就医的患者提高了20%,由原来每天的400名左右患者增加到了500名;住院率也提高了30%,有时住院患者较多,还得加床。

  周欣说,近一段时间,医院的门诊与住院情况有明显变化,其中前来就诊的老人增多。

  记者在朝阳望京社区医疗服务中心采访前来就诊的患者于大妈时,她也有同样的感慨:“只要不住院,我都到这里来看病,到大医院挂号排队真受不了,有时早上8点还没到就没有号了,在这里什么时候都有号,医院干净,医生态度又好。上次我在大医院看病花了3000多元,自己也掏了700多元,在这里看病比在医院报销比例高,能省则省呗。”

  社区医疗机构的困惑

  从一些普通医院与社区就诊流向来看,虽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而业内人士认为,社区医院有诸多制约因素,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医务人员的水平,对患者并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社区医疗机构发展壮大还需要经历一段较长的路程。

  对此,朝阳区望京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副主任付典海也有同感。

  “我们不单单是给患者看病开药,而是要与病人建立可持续的医患关系。现在社区医疗面临的问题是,不仅要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还要增加正常的经费投入,不断更新医疗设施。现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普遍存在资金匮乏、人员工资待遇低等问题,我们中心经常出现医务人员因待遇低而辞职的情况。”付典海说。

  望京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何春霞,在该单位工作了十几年,也亲眼目睹了人才流失的情况,每年将近10%的人员从这里离开。

  她向记者诉苦,现在我们社区服务中心的困惑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经济压力。目前社区医院的收入主要来自两块,治疗服务费和国家15%的药品补偿费。自3月份北京市实行刷卡报销以来,医院已为患者垫付几百万元的医疗费,虽然我们到医保中心报销了几次,但审核一次报销费需要半个月时间,至今大部分医药费还没报回来。与此同时,我们进药品时必须给药品公司提前支付款项,单位本来资金很紧缺,又没有多少积累,还要养5个直属的社区医疗服务站,因此经济压力比以前大大增加。二是医务人员紧缺。我们中心与下面几个服务站医务人员加起来才130名,服务对象却是几十万人口的社区居民,在我们中心一位好医生一天要看几十位患者,服务站的医生工作压力也很大。譬如我们下属的南湖东园社区服务站,100多平方米的场所每天接待患者竟多达100多位,尤其早上9点到10点,患者较多,把服务站挤得满满的。同时,我们除了治疗,还要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接种、预防、咨询、健康宣教等公共服务。三是待遇普遍太低,医务人员工资平均只有1000多元,人员流动频繁,难以培养业务骨干。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有时候好不容易培养了一位骨干,因待遇问题却无法将他们留住。

  对于社区服务站受到的制约问题,天通苑北三区社区服务站站长汪丽淘也向记者坦陈:“我们服务站面临的困难就是医务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设施还不够完善。目前医疗站只有三位工作人员,医生、护师(站长兼任)、药剂师各一名。一个医疗服务站只有一名医生,假如医生临时有事就会影响患者就医。设施方面,虽有全科诊疗仪、吸氧机(制氧机)、尿常规检测仪、心电图等,而血常规检测仪以及一些常用生化检查仪器还需配备。另外,药品报销限制对我们也有制约。目前在大医院临床常见的一些药品,如治疗高血压的三种常用药:缬沙坦分散片、舒血宁注射液、降脂灵胶囊,在临床上应用非常普遍,价格只有30多元,患者拿着医院开的处方来服务站买药却不能报销,对此极不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来就医的积极性。”

  汪丽淘建议,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投入,取消相关限制,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同时还希望大医院专家定期来服务站坐诊,为患者提供方便,也可帮助服务站医生提高业务水平。

  回龙观社区服务中心护师石华也有同感,她说,一些偏远农村医疗软硬件都非常差,不容易留住人才,尤其是老年人到城里看病不方便,更需要在当地基层看病。大医院患者人满为患,应当大力提高社区医院尤其是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整体医疗水平,减轻大医院压力。

  回龙观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综合内科田大夫说,新医改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许多百姓都不知道有这项惠民政策,只是系统内一部分人知道。另外,配套政策还没有跟上,基层医疗单位因为药品不齐全或者达不到患者的基本要求,会使一些患者继续流向大医院。

  医疗资源流向能否合理仍需政府引导

  医疗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均衡,医疗机构之间水平的参差不齐,也是导致人们看病难,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与社区吃不饱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选择医疗水平较高较强的大医院,对患者来说更加可靠与可信。

  就如何引导就医人群的合理流向,记者也与相关专家作了一些探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贡森表示,提高社区报销比例是个发展方向,通过政策鼓励居民就近到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看病,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向与配置。但居民是否愿意到社区看病,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从目前一些社区医疗设施和医务人员配备情况来看,真正吸引居民的亮点还不多,这还需要政府在政策方面加以引导与扶持,通过一些政策引导使社区医院真正发展壮大。

  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主治医师李孝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是分流转诊的一个合理化格局。现在关键是老百姓就相信大医院,不管大病小病都往医院跑,这跟他们缺乏相应的医疗知识有关,因为有些人不知自己得的病轻还是重,只有让大医院的名大夫看了才放心。其实有些慢性病在医院诊治后完全可以到社区进行后期治疗。”

  李孝远还就百姓普遍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的实质这样分析:

  现在看病难主要难在专家门诊挂号上,专家资源本来很稀缺,病人却盲目希望让专家治疗,这势必导致优质医疗资源供应不足。其实有些医院普通医师、主治大夫也有很丰富的临床经验,只是没有高级职称而已,他们的医治水平完全值得信赖。贵主要贵在老百姓可支配收入太少,同时因病返贫现象较为严重。

  因此,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保障覆盖面,让大家都能看得起病,使医疗资源分配更趋合理,这是改革的主要方向。当然,医疗改革需要一个渐进的可持续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完全达到十全十美的理想化状态。国外看病都是提前预约,医院环境安静,医生收入也高,他们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很和谐,彼此都很信任。而目前我国还处在转型期,只能初步解决百姓最基本需求。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崔晓波认为,社会医疗保险属于医疗卫生中的第三方付费,其实质是为了在个人和家庭在遇到疾病损害时能够得到社会的支持,从而减轻个人负担,更好地回报社会。这种机制对社会弱势人群更加有利。这次医改目标就是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险的报销额度,逐步提高全社会的医疗救助水平。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编辑:vienchor
相关资讯>>
退休人员也要缴纳医保?延迟退休年龄确定?2016-01-27
回龙观居民家门口享医保,持卡就医,实时结算,方便快捷!2015-12-01
收藏此页】 【 】 【打印】 【关闭】  
 百度联盟广告   
 回龙观商家促销信息  发布信息>> 
 生活指南竞价排名 
 
Copyright@hlgnet.com All RightReserved.
回龙观社区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