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7日,区委书记侯君舒带领部分区委、区政府领导围绕城市化进程中的旧村改造、拆迁拆违、农民回迁楼建设和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到顺义区和朝阳区参观考察,相互借鉴发展经验。并与两区主要领导深入交流,双方表示愿进一步增进区域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共谋区域科学发展。区领导朱光彤、陈秋生、孙启、苏卫东、王承军一同考察。
区领导在顺义区委书记张延昆等主要领导的陪同下,先后来到马坡镇向阳村旧址和澜西园回迁小区,深入了解向阳村在旧村改造中的拆迁政策、招商引资和澜西园回迁小区的建设规划、户型等情况。并重点了解了顺义区在拆迁拆违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
向阳村是顺义区马坡镇最大的一个自然村,已于2007年7月拆迁完毕。目前,村庄转非安置工作已基本完成,回迁安置工作正有条不紊进行。澜西园回迁小区是顺义区第一个拆迁村杨家营村回迁的小区,设计了50平米到130平米不等的14种实用的户型,为回迁居民选房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在拆迁工作中,顺义区充分发挥了部门联动的整体合力。在具体工作中,始终坚持“先拆违、后拆迁”的原则,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滋生和蔓延的趋势,确保了全区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按照“属地为主、重心下移、关口前置、部门协同”的原则,建立日查日报制度和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对违法建设的综合监管和治理,强化属地单位的主体责任、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使违法建设得到有效治理。
顺义区委书记张延昆说,近年来,昌平区迎来了许多重大的发展机遇,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北扩和未来科技城的建设都为昌平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希望昌平与顺义能够进一步加强交流与沟通,互相学习借鉴,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双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区委书记侯君舒说,顺义区在谋划区域发展中站位高、气魄大,在拆迁拆违、组团开发、控制违法建设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等多方面为昌平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希望两区深入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共谋发展,共同为北京的建设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在朝阳区委书记陈刚等主要领导的陪同下,侯君舒等区领导参观了朝阳区规划艺术馆,并到崔各庄乡京旺家园和孙河乡康营组团项目建设现场,实地参观了京旺家园农民新村样板间,详细了解了孙河乡拆迁拆违、定向安置房建设和土地储备工作情况。朝阳区按照统筹推进拆迁腾退、住房安置、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产业发展和体制改革“六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始终坚持安置房建设优先、产业发展优先、农民就业优先和农民社会保障优先,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实施土地储备,切实保障好拆迁农民的合法权益。在拆违控违工作中,坚持标本兼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自拆为主、帮拆为辅,坚决拆除和严格控制违法建设,有效遏制了社会单位和个人突击抢建的势头。
朝阳区委书记陈刚说,朝阳与昌平地理位置相邻,交界线长,一直以来,两区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共生关系。在未来发展中,朝阳与昌平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城市管理等很多方面都需要相互借鉴、相互支持,希望两区进一步加深交流与合作,共同把区域建设好、发展好。
区委书记侯君舒对朝阳区多年来给予昌平各项事业发展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侯君舒说,朝阳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大思路、大手笔规划以及在拆迁拆违工作中的有效做法给予昌平很好的经验与启发。新的发展阶段,朝阳与昌平在推进北京的建设与发展中都承担者重要任务,希望两区进一步拓宽交流渠道,开展深入合作,共同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