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晨报 记者:徐晶晶
“十二五”期间,本市优质医疗资源将进行大规模调整。包括口腔医院等在内的个别三甲医院将整体搬迁,多家市属和中央级医院也将向周边扩展设立分院。同时,本市将鼓励民营资本介入办医。此外,本市已确定要新增一家儿童专科医院,目前正在选址。
四方面并举
医院分布整体调整
昨日,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毛羽表示,目前本市的优质医疗资源大多分布在城区,远郊区县三级医院很少,与本市新型城区的发展程度、中心人口疏散进程及百姓就医需求已经不符。“十二五”期间,本市将逐步打破80%的优质医疗资源集中于城区的分布概念,从城区向外延伸扩展,与本市整体规划相配合,逐步缩小城区和郊区医疗服务能力的差距。
为此,“十二五”期间,调整本市医疗资源分布将从四方面同时进行。首先是三甲医院在郊区县办分院,来与当地区域医疗中心共同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第二,民营医院投资建医院;第三种方式是市属三甲医院整体搬迁;第四,通过三级医院托管形式,提高郊区县医院水平。
据他介绍,为了盘活现有医疗资源,城郊区的部分二级医院将会重新功能定位,特色不明显、床位使用率不高的二级医院将转为康复护理院。
部分市属三甲医院
整体搬迁
“十二五”期间,目前地处天坛公园附近的口腔医院将整体搬迁至丰台区马家堡附近,具体地点正在选择。此前已确定外迁至南四环丰台花乡的天坛医院,预计将于2015年投入使用。
毛羽透露,部分中央属的医院也正在考察选址,将在郊区设立分院,医院名称暂不便透露。此外,在“十一五”期间,作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的地坛医院,已经整体从东城北二环附近搬迁到朝阳北皋地区。目前该院已经具备了综合医院的服务能力,逐渐发展成为当地区域医疗中心。
由此看出,现在本市优质医疗资源由城区向远郊区拓展已经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正在逐步落实。这种转移与扩张,一方面是为了医院自身发展,同时也弥补了郊区县的资源缺乏。
新建两家民营医院
本市还将新建两家民营综合性医院,分别为设立在天通苑的清华长庚医院和上地地区的北大国际医院。
北大方正将在医疗资源较缺乏的海淀上地分几期建设,首期为国际医院建设,二期是具有1500张床位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建设。目前,国际医院建设已经进入装修阶段。
毛羽表示,“十二五”期间,本市将鼓励民营资本甚至是外资介入办医,特别是在郊区县。
新建一家儿童医院
目前本市有规模的儿童专科医院只有儿童医院和儿研所两家,为了解决儿童就医难的问题,毛羽透露,本市已经确定将增加一家儿童医院,目前正在选址。
另外,北大妇儿医院虽然身处城区繁华地带,但周边环境空间已经限制医院发展,停车不便等问题长期无法解决。为此,该院也将向外部扩张,目前正在选址。
此外,市卫生局将继续要求各综合医院加强儿科建设,缓解儿童就医困难。
设立分院
拟增编增拨款
毛羽介绍说,目前本市十一家郊区的区域医疗中心大部分已经完成硬件改造与升级,只有少部分扩建项目还未完。市卫生局要求加大城市卫生支援农村的力度,本市的三级甲等医院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与郊区医院结对子,在未来3到5年的时间,争取通过这种方法,使上述郊区县医院通过验收,达到三级医院水平。
同时,部分三甲医院还要向郊区拓展建分院。积水潭医院将在回龙观设立分院,目前工程已经进入后期。现在回龙观30多万人口,周边缺少三级医院,该院建成后,将填补当地缺少优质医疗资源的空缺。
已建成的同仁医院亦庄分院,目前运转良好。毛羽透露,设立分院后,医院在床位和人员数量上出现变化,因此,相关部门正在考虑增加人员编制和增加经费拨款。
二级医院帮扶托管并举
现有区县中的二级医院机构,还可利用托管帮扶等形式寻求发展。托管是指利用现有设施着重输出医疗技术和管理,提高软实力,逐步达到三级医院水平。例如,广安门中医院通过托管形式,正在帮扶大兴区中医院,目前该工作已近尾声。通过这种方式,提升郊区机构现有水平,达到区域医疗中心的作用。
此外,据介绍,在基层医疗机构分布上,本市是根据人口服务圈和地理位置设立的,目前中、东部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较多,西北部等山区较少。全市共有32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00个社区服务站,899个村医务室,已经基本可以达到服务圈半径城市步行15分钟,郊区步行20分钟,山区步行30分钟到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