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屈晓琴
由于日本地震的影响,近来,应急避险成为居民关注的话题,记者走访了我地区部分小区和应急避难场所,发现,我地区学校、社区等单位部门都通过防震演练、知识培训等方式为居民普及防震常识,应急避难场所也设置了明显的指示标志和设施。
各单位积极行动组织避险知识培训
龙兴园社区于日本地震后马上展开《地震及公共安全》常识培训,如何在生活中培养防震减灾防范意识?发生地震时如何快速逃生……龙兴园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精选通俗易懂、简单易行的防震减灾小常识,介绍给社区居民文艺团体、居民代表等,并动员他们向周围的家人、朋友进行广泛宣传。争取做到临危不惧、自救互救、维护自身安全,如: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检查室内吊灯及悬挂物是否牢固、公共场合听从指挥不慌乱等。
日前,实验二小增加了《防震演练》活动内容,孩子们观看《地震来了怎么办》科教片、发放防震宣传资料,并进行了防震演练,增强面对突发灾情处理能力。同时,回龙观中学开展了一次疏散演练,让学生们遇到突发事件能够营救处理。
应急避难场所位于公园
记者在我地区体育公园东西两侧的出入口都看到了明显的绿底白字的应急避难场所指示标志,以及蓝底白字的应急指挥、应急物资供应、应急医疗、应急棚宿区等标识。在体育公园的几处较为开阔的绿地上,记者看到了白底黑图的饮用水和棚宿区标识。之后记者来到回龙园公园,尽管此处正在举行展销活动,来往人流很大,但是记者观察到应急避难标志都安放在显著位置,水井、棚宿区等仔细观察很容易找到。记者了解到多数避难场所都建在容量较大的公园绿地,各类体育场,中小学操场等,它们平时是休闲娱乐场所,灾害发生时则可为人们提供长期的生存保障。
防震避震经验和方法
1、要躲在坚固的家俱下;2赶紧熄火;3不要仓惶逃出室外; 4发生火灾立即扑灭;5要徒步避难,尽量少携带东西;6严禁在狭窄的地面、墙根、悬崖、河边停留;7注意山崩和地裂;8在海边要注意海啸,在低洼地要注意水淹;9不要害怕余震、不要听信谣言;10保持秩序、注意卫生。
地震应急避难物资:
1、食品:3天左右的干粮(饼干、面包、方便面等)。
2、饮用水:平时用军用水壶或塑料瓶装满,并隔一段时间更换。
3、日常生活必需品:一两套替换衣服、手电筒、火柴、蜡烛、小刀、袖珍收音机、洗脸用具、手纸、个人常用防身药品、茶杯、饭盒、适量现金、工作证或身份证、印鉴等。
4、机动物品:如塑料袋、雨衣或雨伞、绳索、口罩、手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