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社区论坛| 集采地带| 观网亲子| 服务中心| 交易市场| 生活指南| 社区地图| 回龙相册| 原创基地| 登录网站  用户注册
   回龙观社区网 > 回龙观资讯中心 > 观外资讯 > 正文 资讯搜索:

北京疾控中心今日将就蜱虫事件召开发布会

https://news.hlgnet.com  2011-06-15     回龙观资讯中心  


被蜱虫叮咬后的皮肤变化


北京昌平区疾控中心昨日确认,回龙观龙泽苑西区出现蜱虫,一名居民和多只宠物狗被叮咬。回龙观地区办事处和物业已展开全面排查、监控、宣传和消杀工作。市卫生局和昌平区疾控中心表示,被叮咬者没有发病。北京加强对于可能出现的疫情监测,各医疗机构一旦发现“蜱虫病”24小时内上报。


居民反映宠物三次被咬


龙泽苑西区位于龙泽地铁站东北侧。据居民介绍,近期,小区内陆续出现宠物被虫子叮咬后异样的情况,通过咨询有关卫生部门和上网查看,他们都怀疑虫子类型可能是蜱虫。


最先联系卫生部门的陆先生称,5月29日,他发现自家的小狗被虫子叮咬,瘙痒难忍。“那天遛弯回来,看见它耳朵上多了个血块,怎么洗也洗不掉。”


陆先生随后用工具将血块强行拔出,发现血块竟然是一只长了好几条腿的虫子,鼓鼓囊囊涨得像个豆子,里面已经吸饱了血。6月8日,他家的小狗肚子上,再次发生了类似的情况。随后,陆先生也是自行将其处理掉。


“没想到两天前,小狗的后背第三次被叮咬。”陆先生说,考虑到事情并非偶然,他于是带着宠物前往回龙观动物防疫站进行检查,最后得出的结果是“蜱虫感染”。


昌平疾控中心确认蜱虫


小区居民介绍,最近两个星期内,还有四位居民家中宠物也有相同遭遇。


此外,邻居李女士本人近日“中招”,右侧肩膀被虫子叮咬,后从肉里抠出了两个黄豆粒般大小的黑块。“踩死后,(虫子)里面全是血,我们都怀疑是蜱虫。”居民说。


据居民陆先生称,前日下午,昌平区疾控中心获悉他和其他居民反映的情况后,派人到龙泽苑西区,将一些虫子样本采集带走。


昌平区疾控中心确认,龙泽苑西区内出现的虫子的确是蜱虫。他们已联合回龙观地区办事处社会事务办,开始对龙泽苑西区进行进一步检查,同时开展消杀工作。



回龙观动物防疫站检查结果显示“蜱虫感染”。龙泽苑西区居民供图


被叮咬者没有发病


“目前被叮咬者并没有发病。”昌平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解释,“蜱虫本身并没有毒,它主要是作为媒介,进行疾病的传播。”


这位人员表示,被蜱虫叮咬之后,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可能会引发交叉感染。被蜱虫叮咬之后如果发病,可能会同地区流行的一些传染病相关。不过,“实际上被蜱虫叮咬之后的发病率很低,北京近年也没有因蜱虫叮咬而引发伤病的病例。”


陆先生表示,卫生部门和居委会已加强对李女士以及被咬宠物健康情况监控。


“物业和居委会都在宣传这事,说被咬过的人或动物是否患病,有一两个星期的潜伏期,让我们提高警惕。”居民们表示,如今大伙都很害怕蜱虫引发疾病。


■ 应对


小区消杀宣传全面展开


昨日下午5时许,龙泽苑西区出行居民纷纷绕开草丛及树木区域。工人对绿化带喷洒药水。


回龙观地区办事处宣传部王部长表示,接到蜱虫出现的汇报后,办事处社会事务办联合小区居委会和物业立即展开排查工作。随后,他们在小区所有单位门上都张贴了通知,提醒居民避开危险区域,注意卫生。近期,有关人员将前往小区给居民介绍蜱虫知识。


小区物业负责人介绍,按照惯例,每年6月13日至17日,他们都会请消杀公司前来,喷洒药水杀虫。由于此次蜱虫情况突然,消杀公司昨日加派人手,一天内就将所有喷洒工作基本完成。


“今天罐车喷得太仓促了,有些角落地方的草丛没有喷到。”居民担心说,如果出现药水空白区域,喷洒成效大打折扣。此外,所喷药水只是一般的杀虫药,对蜱虫是否有效,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对此,物业负责人表示,该药水为多种杀虫药混合配制。罐车喷洒的药水主要是覆盖小区的主要绿化区域。他们将接纳居民意见,派出专人,对小区阴暗角落认真喷洒,杜绝空白地带。



昨日,昌平区龙泽苑西区,工人正在对树木和草坪喷药。该小区日前发现有蜱虫出没。本报记者 杨杰 摄


■ 官方表态


发现病情上报并采集标本


截至昨日下午,北京市疾控中心尚未接到昌平区有关蜱虫病例的报告。对于事件信息及防控措施,市疾控中心表示,今天将召开新闻发布会。


北京市已加强对于可能出现的疫情监测,并成立专家组对疫情进行监测并拟订诊疗方案。近两年,市疾控中心一直在做关于蜱虫活动调查,并在蜱虫容易出现的郊区县监测人群、猪等。


对于其他地区相继发生的被蜱虫叮咬后出现的感染性疾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北京市卫生局近日已经对各医院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医疗机构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要参照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在24小时之后进行网络上报,同时要求采集标本。


按照市卫生局要求,凡是接诊“蜱虫病”的医疗机构,应按照首诊负责制的要求接诊,如果符合重症病例诊断标准,应动员病人到定点收治医院———北京地坛医院就诊。


疑似“蜱虫病”监测标准


按照市卫生局规定的病例标准,除了明确诊断的血液病、全身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感染因素明确的其他传染病四种情况之外,对于临床体温高于37.5℃、血小板降低至80×109/L以下或白细胞降低至3.0×109/L以下的病人均将纳入病例,须进行上报及监测,尤其是具有流行病学史,即有过鼠类活动、蜱虫叮咬史、田间作业、放牧、接触柴草、垂钓、野营、草地行走、草地晾晒衣物、接触猫狗、饲喂家畜的人员。




■ 提醒


被蜱虫叮咬不要自行拔


昌平疾控中心人员提醒,蜱虫一般生活在野外树林、草地中,在草尖及灌木枝叶的顶端等待宿主,市民前往郊区山林时,应避免在蜱虫滋生的环境坐卧停留,尽量穿长袖;不要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在林中穿行应戴帽子。


如被蜱虫叮咬,市民不要自行拔虫,要到医院诊治。蜱虫咬人后,头部会扎进皮肤。“这时,一种取出蜱虫简易方法,是用热源靠近蜱虫,如火焰、烟头等,蜱虫头部会慢慢退出皮肤。”


■ 名词解释



蜱也叫壁虱,俗称草扒子、狗鳖、草别子、牛虱等。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世界有800多种蜱,中国有80多种,北京只有有限几种。北京蜱数量非常少,只在山区出现,城区更少见。北京近一二十年来无伤人事件报告。


河南省自2007年5月信阳市报告首例疑似无形体病例以来,截至2010年9月9日,河南省共监测发现此类综合征病例557例,死亡18例。记者 展明辉 温薷



提醒:勿在树林草丛逗留


夏天是人们多外出郊游的季节,对此卫生部门特别提醒,预防和处理蜱虫叮咬主要有四点:


1.应避免在蜱滋生的环境坐卧停留,蜱一般生活在野外树林、草地中,在草尖及灌木枝叶的顶端等待宿主。


2.做好个人防护,专业的防护要做到将袖口、领口和裤脚等处扎紧,个人防护提倡穿长袖衣服;不要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在林中穿行应戴帽子,以免蜱叮咬头部。


3.户外活动后要检查衣服上是否有蜱,穿浅色衣服有利于发现蜱,还要检查身体上是否有蜱附着,蜱叮咬人初期一般并不传播疾病,这一点有利于蜱传疾病的预防,检查的重点部位为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身体的检查可以1天1次,因为疾病多在蜱叮咬24小时后传播,不必时刻去检查。


4.发现有蜱附着后需正确处理,蜱在身体上附着很紧密,不易拔出。如果不慎被蜱虫叮咬,不要自行将虫子拔掉,一定要到医院诊治,蜱虫被麻醉后取出才是最好的办法。京华时报)


提醒:蜱虫叮咬切忌用手抓 切莫自行取出


近日,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龙泽苑西区多名居民发现疑似蜱虫,已有一名居民和多只宠物狗被叮咬。去年,山东多地就发现过蜱虫叮咬导病、致死事件。这次蜱虫咬人事件再次将种小小“吸血鬼”拉回人们的视线。因为蜱虫经常出现在一些农村、草地、森林、农田里,所以在城市“露面”几率很小。


什么是蜱虫


蜱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狗豆子等,是寄生在家畜、鼠类等体表的虫子。它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


蜱虫的危害


1、蜱在对人或动物叮刺吸血的时候,并不会有疼痛的感觉。2、会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3、严重时还将引起森林脑炎等疾病。


吸饱血后的蜱虫体积会增大100倍


@蔡晧东(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蜱虫,也叫草爬子,背上有硬壳的为硬蜱,没有硬壳的为软蜱,一般藏在山岳草丛中或寄生在动物身上。蜱虫的一生经过四个发展阶段:虫卵、幼虫、若虫和成虫。蜱的虫卵孵化成幼虫之后,会爬到植物的叶子上等着动物等宿主的到来,跳到宿主身上饱食一顿;然后蜕化成若虫;若虫再到宿主身上吸血,发育成成虫;成虫更是靠吸血为生。最后,吸足血的成虫蜱落地交配,雌蜱再爬到草根、树根、畜舍等处产卵。雌蜱虫完成产卵任务之后就会死去,雄蜱虫一生可交配数次。所以,蜱虫不仅在发育生长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吸血,而且要长时间大量吸血。硬蜱吸血一次可达几天,软蜱也常常要吸血数分钟至1小时以上,吸饱血的蜱体积可比吸血前胀大几倍至几十倍,雌硬蜱甚至可达100多倍。真堪称是“吸血鬼”呀!


尽管“吸血鬼”蜱虫一生不断吸血,但它主要吸动物的血,如:鼠、牛、羊、狗、鹿等,只有在人类进入山林草丛,或接触寄生动物等偶然的情况下跳到人身上吸血,吸人血的蜱虫多为若虫,有时也有成虫。


蜱虫活动高峰期在4-9月


杨娴(广州市红会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蜱虫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都存在,从时间段上来看,蜱虫主要的活动高峰期均在4—9月份,时下也是市民特别需要注意蜱虫伤害的时段。蜱虫叮咬有一定规律。硬蜱多在白天叮咬宿主,软蜱多在夜间吸血。蜱虫在叮刺吸血时,螯肢、口下板会同时刺人体内,造成伤口处局部充血,出现水肿等急性炎症,严重者还可能造成继发性感染,甚至一些种类的蜱虫在叮咬过程中分泌的神经毒素导致伤者出现上行性肌肉麻痹,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提醒


切忌用手抓 可用酒精杀死、用烟头烫


1、勿自行取出,蜱虫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有蜱虫已叮咬、钻入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虫,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虫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不能立刻打死虫子,应该把他吹走要不毒素更大。发现蜱虫时,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游离在墙面、地面,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然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虫,尤其是蜱虫挤破后的流出物,要进行消毒。


3.警惕宠物将蜱虫带回家。 据病媒生物防制专家曾晓芃介绍,因为蜱可寄生在家畜或宠物的体表,所以城市里最需警惕的是宠物在草地活动后将蜱虫带入家庭。如果携带宠物去旅行,返回时应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昆虫附着;如发现旅行地区动物体表有蜱寄生时,应减少与动物的接触,避免被蜱叮咬。


4.应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建议最好穿长衣长裤和鞋袜。每天的旅游活动结束后,旅游者还要仔细检查身体和衣物,看是否有蜱虫叮入或爬上,发现蜱虫后立即清除。


蜱虫传播的主要疾病有哪些?


蔡晧东:蜱虫可以传播许多传染病。蜱传播的病毒性疾病有: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凯撒奴尔森林病、兰加特脑炎、鄂木斯克出血热、西尼罗热等;蜱传播的螺旋体病有:莱姆病、蜱媒回归热(地方性回归热)等;蜱传播的立克次体病有: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巴通体病、北亚蜱传立克次体病(西伯利亚蜱传斑疹伤寒)、Q热、落矶山斑点热、钮扣热等;蜱传播的细菌性疾病有:鼠疫、布氏杆菌病、兔热病等;蜱传播的原病有:巴贝西原虫病。


近两年来,我国湖北、河南、山东等地陆续报告一些以发热、胃肠道症状、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感染性病例,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并有因多器官衰竭、救治无效死亡的病例。后来发现这些病例多发生在山林地区,呈散发流行,发病前这些患者大多有被蜱虫叮咬的历史。开始怀疑是蜱传播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但在许多患者的血液内未检测到无形体。由于找不到这种蜱传播疾病的病因,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0年5月将这种新发现的传染病暂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我国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科学家对这两年各地报告的患者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又检测了600多份患者或健康人的血液,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发现导致这种蜱虫叮咬传播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于是,吸血鬼蜱虫又增加了一项传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罪名。据了解,去年山东发生的蜱传播疾病和北京地坛医院死亡的病例均是这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所致。(查看详情>> 如果您有关于蜱虫叮咬的相关疑问,欢迎到搜狐微博@蔡晧东 )


治疗药物与治疗方法


一旦感染蜱虫带病病毒,可通过以下方式治疗。(一)病原治疗 1. 四环素类抗生素:(1)强力霉素.为首选药物,应早期、足量使用.(2)四环声;2.利福平;3.哇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二)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高举量适量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注意口腔卫生,保持皮肤清洁。(三)对症支持治疗。(搜狐健康)


蜱虫咬人病例 多“被耽误”致死


蜱虫的“袭击”对象多是老人



自2006年在安徽省发现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以来,对于这种病毒的研究一直在进行,至今只能确定蜱虫叮咬可能引起这种病症的出现,但仍无法找到真正的致病原因,后改称这种病症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但这并不是一种无法治愈的传染病。只要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完全可以治愈。正如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崔宁所说:“致死主要是由于治疗太晚和为赚钱,少数村医耽误治疗。”


重症致死


大多因为治疗太晚


6月2日,黄式顺的母亲尚昌兰已经在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的重症病房住了8天。对于母亲为什么会感染上这种病,黄式顺一直不能理解,“查了很多遍,没有发现任何伤口。”


黄式顺的家在商城县鲇鱼乡大碑村。多年的开发和建设,他家的田地早已没有了。黄式顺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尚昌兰在家看孩子,闲余时间在房子旁边的空地上种些蔬菜。黄式顺认为,可能是在种菜时,母亲被蜱虫咬了。


而当他得知母亲出现高烧症状时,已经过去了8天。


据信阳市宣传资料称,此类疾病的发病高峰为每年的4-10月,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平均9天),主要症状为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


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是信阳市收治此类病的重症医院,转到这里的病人几乎全部出现过昏迷。而昏迷阶段则是此类病最危险的时期。


“只要病人能熬过昏迷阶段,清醒后就可以治愈。”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崔宁对记者说,在这里的重症患者,大多因治疗太晚而出现重度症状。


在他看来,蜱虫叮咬并不可怕,这种病的临床死亡率大约在2%—8%之间,死亡病例多发生于老年人。“治疗这种病的唯一方法就是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


因为多年来,信阳市蜱虫叮咬病例多发生在农村,并且初期表现为发烧症状,这让很多人对此并不在意,等到恶化后再去医治大多已来不及。崔宁说,前几天,罗山县曾送来一位高度昏迷的患者,治疗几天后并没有出现任何好转,只能如实告知家属。“按照农村习俗,很多人希望能在家里走完最后一程,我们只能如实告知。”


2008年2月19日,卫生部曾向各级卫生部门下发《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其中指出,蜱虫叮咬后的无形体病属于传染病,人对此病普遍易感,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有感染的可能。而实际情况是,由于治病心切,一些家属几乎每天24小时陪护在病人旁边,并无法顾及危险的存在。“得病的不是父亲就是母亲,做儿女的,谁忍心离开。”


为了应对频发的病情。2011年5月,河南省卫生厅下发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试行)》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预防控制技术方案(试行)》,并要求各地医院严格按照试行方案进行预防和治疗。


崔宁说,现如今的治疗方案属于综合治疗方案。病原治疗采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强力霉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等药物。对有明显出血者,可输血小板、血浆。“至今无法确定病原体,就无法对症治疗,只能采取这种治疗方式。”


部分村医 耽误治疗


治疗了8天,尚昌兰已经可以说话和坐起,但与尚昌兰在一个病房的袁以周则没有那么幸运。5月31日送到这里进行救治,直到6月2日还处于昏迷状态。


据袁以周的家人说,之前她只是发烧,并没有说被蜱虫咬过。治疗几天无效后,才告诉邻居,她被蜱虫咬过。“但在村医院也进行了抽血化验,村医说没事,只是感冒,让输液。”直到后来病情越来越重,才转到了这里。


崔宁说,该病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平均9天)。7天以内是最佳治疗时期,否则治疗就会出现麻烦。“很多致死的病例,都是由误诊造成的,因为部分村医为赚钱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期。”


而在他看来,蜱虫咬伤的诊断很简单。只需要对病人进行血常规检查,连续三天检查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就可以推断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采取治疗。“这样的检查,一般在乡镇医院都可以完成。”


据了解,国家疾病防控中心早在2010年5月就在商城县设立了流行性出血热观测站。对出现发热伴血小板降低的患者都要进行上报,采集血样。


自2009年起,商城县就建立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就诊机制:凡村卫生所发现发烧的病人,卫生所不得留治,而应立即将病人送至乡卫生院进行血检,如果发现病人血小板减少,乡卫生院须将病人送至县定点医院就诊,不能延误病情。强化培训,对乡卫生院院长、防疫医生、村医生、县内科医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普及蜱虫叮咬救治的办法及程序。


在2010年,曾有媒体报道,信阳市曾存在村医误诊的问题。今年,误诊和耽误治疗的情况依然存在。让袁以周家人感到气愤的是,“既然有这样的规定,村医就应该告知家属转院,但他没有这样做。”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尚昌兰身上,她在商城县医院治疗了5天,因病情加重才被转到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


对此,商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余芳承认,“极少数可能存在村医为赚钱耽误治疗的情况。一经发现,我们会严肃处理。”


令病人家属感到宽慰的是,大部分转到这里的病人都能治愈出院。截至6月2日,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共收治此类病人51位,治愈40位。


蜱虫夺命 仍是个谜


全世界范围内的蜱虫叮咬人致病事件,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首先报告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此后欧洲等地也相继报告了这种病例。2006年安徽省就出现过这种病例,黑龙江、内蒙古及新疆等地,也都曾在蜱虫中检测到相关病毒。1997年河南省信阳市出现首例病例。近些年来,对于蜱虫叮咬人致病的研究一直在进行。


崔宁说,目前已知的无形体病传播途径有两种方式。蜱虫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但有研究发现,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等体液,有可能会导致传播,但具体传播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蜱虫一般栖息在草丛、树林中,有8只触角,身体只有绿豆般大小,呈褐色,躯壳是个椭圆形的硬甲。蜱虫的嘴上长有倒刺,一旦插入皮肤开始吸血后就很难拔除。


据了解,我国已知蜱虫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回归热螺旋体、32种原虫等。多种病原体可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包括无形体感染和病毒感染等。


在商城县常见的有多种蜱虫,根据其生存的地方可分为草蜱虫、狗蜱虫、牛蜱虫等。余芳说,根据目前病例了解,狗蜱虫、牛蜱虫基本上叮咬人后,不会致人感染。而伏在草上的草蜱虫易感染接触到的人群。所以,采茶、下地干活等户外活动受到蜱虫叮咬致病的比较常见。“在防治手册中,这种病症疑似为蜱虫叮咬后引发病症,已被国家疾控中心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进行监测,以进一步探索病因。所以蜱虫仍旧是个谜。”


在采访期间,信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沈大勇,一直陪同河南省卫生厅的专家在信阳市各个地方进行会诊研讨,“我们会尽一切努力,不惜一切代价来救治患者,并且用所有的手段来预防蜱虫咬人事件再次出现。”


对于患病者来说,治疗这种病的费用也相当昂贵。黄式顺陪着母亲治病不到半个月,已经花了2万多元。这让他有点承受不起。“虽然农村合作医疗能够报一部分,但剩下的那部分对我来说也是不小的开支。所以农民生不起病,也进不起医院。”


相对于黄式顺,袁以周的家人则没有想那么多。几天来,袁以周的儿子只要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告诉他们,一定要用最好的药,要最好的医生来治,“钱不是问题,只要能救命。”


谜一样的蜱虫背后,是残酷的现实。(天津网 见习记者 刘超群)

【编辑:诗雯
相关资讯>>
北京昌平回龙观现蜱虫 居民不敢近草地2011-06-20
北京疾控中心指导市民如何防护蜱虫叮咬2011-06-15
昌平疾控确认回龙观发现蜱虫2011-06-15
北京昌平确认龙泽苑西区出现蜱虫 已全面排查(图)2011-06-14
北京某小区现蜱虫 防疫部门提示一旦被咬速就医(图)2011-06-13
北京回龙观医院与人民检察院共同预防职务犯罪2010-11-15
人人行动起来,创建防御屏障2008-05-12
收藏此页】 【 】 【打印】 【关闭】  
 百度联盟广告   
 回龙观商家促销信息  发布信息>> 
 生活指南竞价排名 
 
Copyright@hlgnet.com All RightReserved.
回龙观社区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