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京报 作者:王佳琳
昌平两会闭幕,金树东继续担任昌平区长,其昨日召开了媒体见面会。徐娜 摄
本报讯 昨日,昌平“两会”正式闭幕。昌平区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产生,金树东继续担任昌平区长。
其表示,今后在新城规划中,将重视“职住平衡”理念,功能区规划力争将工作区、生活区、休闲区融合,而不再像过去一样,建类似天通苑、回龙观等只侧重居住的“睡城”。
房地产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降近10%
此次昌平两会上明确提出,昌平的产业结构将逐渐由房地产和制造业为主导,向高新技术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进行转变。
事实上,这种转变从“十一五”时期就已逐渐开始。昌平区政府提供的数字显示,在“十一五”的第一年(2006年),昌平房地产业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33.2%;到了“十一五”最后一年(2010年)这一比例已降到了24.3%。今年1月至11月,这一比例略有上升,达到26.6%。
这一扭转的背后,政府也交了不少“学费”。据昌平区区长金树东介绍,未来科技城北区的地块,最早本准备建设一片高档住宅区。两年前,昌平与央企合作的初期,对方也同样看中了这块区域,希望选址在此建立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后来政府在原有房地产用地的基础上,花巨资从开发商手里拿回了这块地,才有了后来的未来科技城北区。
这片区域将成为京北创新中心的策源地,对周边经济发展也将起到拉动作用。
功能区建设同步开工“吃住学医”
未来科技城引入的15家央企已奠基开工,服务于这一功能区的市政设施、学校、医院、文化等配套设施也将全面开工。未来昌平区公租房项目中,也有一部分将规划建设在未来科技城。
另据了解,目前昌平区在建公租房在北七家规划了30万平方米的一个地块,其中10万平方米正在进行结构施工。明年计划开工27万平方米公租房,约为4500套。这些公租房将除分布在未来科技城外,在沙河大学城、科技创新基地、中关村昌平园区等地,整体布局分散于昌平区的东、西、南部,基本都与重点发展的功能区形成配套。
公租房配售面向在昌平就业人群
据昌平区副区长王承军介绍,两会后不久,昌平区公租房建设管理中心就将挂牌成立,分配办法也将根据市里的要求进行制定。对于昌平区公租房的分配,核心宗旨将立足于在昌平工作和创业的居民。
目前,昌平已启动了中关村人才公寓的房源筹集,第一批已分配给了相应企业,落实到了科技人员身上。下一步将加快进度,争取在2012年竣工一批公租房,实现首批公租房的分配,预计将达到1000套,其中一部分将服务于在园区企业内工作的人员,包括非京籍人员。
据了解,配送对象目前考虑有的可能面向个人、也有的将面向企业,核心是面向在昌平工作创业、在北京市内无住房的人群且符合相关收入规定。
昌平线十三陵站将设在文保区外
昌平区长金树东表示,此举是为了保护十三陵世界遗产需要
记者:未来昌平对于房地产开发的思路和态度是怎样的?
金树东:今后将通过产业的发展调解人口结构,房地产也将围绕产业的调整而调整。在未来科技城10平方公里内,拿出约三四平方公里作为公共服务的配套区,南区要建300万平方米配套设施,使“业”和“城”均衡发展,而不是职住不平衡。
昌平科技商务区TBD中,产业和城市配套建设要同步建设,同步完善,包括昌平新城、沙河大学城都将围绕这样的理念去运作和实施。
记者:昌平线二期将在十三陵设站,地铁站建设怎样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相适应?
金树东:十三陵景区站是昌平线二期的最后一站。当初我们申遗的时候,曾承诺要把陵区里面村庄的居民搬迁,这一工作正在逐步通过规划来落实。目前规划建设的十三陵景区站将坐落在文物保护景区之外,位于西关环岛附近,这也是为了保护十三陵世界遗产的需要。
记者:目前十三陵的旅游消费主要还是门票收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建立“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产业体系,结合十三陵的发展有什么考虑?
金树东:今年完成了十三陵镇的区划调整,同时将原来分离在外的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也整合起来。十三陵陵区总面积80平方公里已经获得了国家5A景区的称号,未来“十三陵文化创意产业区”将包含陵区、居庸关长城、银山塔林,对整体北部山前区域进行规划,成为一个大的旅游区,进行户外休闲、文化创意等多方面综合开发。
追访
昌平线二期开发地上地下商业设施
本报讯 明年,昌平将启动轨道交通昌平线二期的建设。
据了解,昌平线建设中将学习港铁的经验,实现地上和地下的无缝衔接,南绍站有望率先实现这一设想,初步规划在南绍站周围和地下规划建设100万平方米地上、地下连通的商业体。目前南绍站地下商业设施的建设已开工,围绕旅游、商业等进行综合开发,预计2至3年可以建成。
本组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王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