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社区论坛| 集采地带| 观网亲子| 服务中心| 交易市场| 生活指南| 社区地图| 回龙相册| 原创基地| 登录网站  用户注册
   回龙观社区网 > 回龙观资讯中心 > 观外资讯 > 正文 资讯搜索:

北京:普通人还是买不起房

https://news.hlgnet.com  2001-10-03     回龙观资讯中心  
北京晨报 2001年9月7日
最近,北京申奥成功着实使不少开发商兴奋了好一阵子,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北京的利好题材也不断增加。而对于城市大多数居民而言,房价似乎还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那么,在现有的条件下,开发商为什么不能满足普通人的住房要求?市区开发30万至50万元的房子到底难在哪里?

房价高低——时间与空间的矛盾

有关调查表明?煴本┯兴某勺笥业墓悍空呦M?买到总价30万到50万之间的房子,而且这部分购房者的区位要求在三环、四环之间,但是这样的房子几乎没有。这是什么原因?

在最近的一次研讨会上,中房协秘书长顾云昌说:上海楼盘三分之二是每平方米3500元。调查表明:上海70%多的购房者能接受总价45万以下的房子。与此相关:上海去年的一手房交易1500万平方米,二手房大概750万平方米,两个加在一起2250万平方米,平均一个人接近两个平米的交易量。北京1200万人口,去年商品房竣工1000万平方米,北京新增总量的销售远不及上海。北京存量房的交易差得更远了,二手房交易在2000套左右,上海则达到10万套。也就是说,北京市老百姓买房的踊跃程度与上海相比差得很远。顾云昌认为,北京的这种状况事出有因:福利分房的末班车效应,二手房交易门槛较高等等原因。不过,他承认:一个国家首都的房价比该国其他城市高,这是总的规律。

从市场的微观情况分析:北京边远地区价位低一点,能买到30万至50万元的房子,甚至价格还可低一些,户型也较大,但是距离较远,到达上班地点要花更多时间。而市区(三环、四环)尤其是东、西、北方向很难找到30万至50万一套的房子。但是这些区位往往拥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因此,房价的矛盾反映出城市生活中时间与空间的矛盾。

不可忽视的是:市区房屋的户型偏大,很多都超过100平方米的面积,而均价通常在每平方米6000元以上,加上各种交易费用,总价至少超过60万。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林增杰说:北京现在的房子总面积偏大,档次过高,所以总价比较高,超过大家的承受能力。比如,西边某项目厅就达到33平方米,最小的厅也是30平方米,许多房子还是两厅两卫,面积上来了,总价自然就高。与此相关的是:许多开发商承认,市区楼盘里小户型往往卖得最快。

能承受30万至50万的其实也不算普通人

虽然市场已认可30万至50万房子的消费者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这部分人群是主流吗?他们占有城市人口多大比例?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林增杰说:人民大学准备在西边某项目订购700多套房子,除去学校给教师可观的补贴,每个家庭需要再掏30万以上,结果,只有200多人去买。虽然有教师不愿离开学校的原因,但最主要是钱不够,30万买房还差不多,50万就有点难以够着了。

开发商杨黎明说:30万至50万房子的消费者不是普通人,是属于中等偏上收入阶层。现在全市下岗职工不少,还有隐性下岗的。普通市民完全靠积累买房的人还是很少的。通州区房地局的汪少群说:北京市确定了中等收入家庭的标准是年收入6万元,实际上,还有很多老百姓年收入家庭在6万块钱以下,按照这个标准来计算,30万到50万的价格,不是普通职员、一般的老百姓所能承受的,相当一部分人承受能力是10多万、20多万的住房。

从另外的角度看:政府推出的一部分总价30万左右的经济适用房畅销,也许正是满足了市场的一大需求。但也说明:楼市要真正满足多数人的需求,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开发商:为什么不能满足多数人

通州区开发商司京生的一个台湾朋友准备在北京做地产,安定门那儿有一块地,需要两千户老百姓拆迁,拆迁后的200亩地可用于建设的有88亩地,根据规定的容积率,能建20万平方米的商品房,而仅土地拆迁补偿和土地出让金等前期费用超过10个亿,这两项折算成房价,每平方米超过5000元,土建成本每平方米2000元,加上其它税费以及电、暖气等配套,成本达每平方米8000元。他认为:在三环、四环之内建30万到50万一套的房子不可能做到。

武夷花园副总经理傅占鹉说,北京城区项目销售量并不是很出色,原因是房价基数太高,构成房屋的刚性成本太高,土地转让金和拆迁成本等降不了,这是开发商很难做到两个三、四(地点三、四环,总价30万、40万)的原因。申奥成功后,反而郊区土地上涨,上地在涨,回龙观在涨。

开发商杨黎明认为:政府对于房地产开发的税费减免是有限的,但是老百姓的收入更有限,也就是说,老百姓很难以有限的收入买到市区的房子,即便是在郊区,虽然房价便宜,但许多郊区房子卖得非常吃力,这是因为房价虽然低,但为了解决交通问题,许多家庭得考虑买车的问题,有些地方,一个家庭一部车还不够,从而总支出也增加了。

对于开发商而言,不能在市区建30万至50万的住宅,除了成本太高,还有就是对于市场预期的担忧。杨黎明说:北京现在项目报批的建设量达1亿平方米,这包括在建的,也包括在销的。此外,还有正在酝酿投资的。已经被批的1亿平方米一年多后集中投放市场,市场怎么消化?这意味着全北京市人均要买将近7、8平方米面积,供应量很大,存在风险。他认为:单方面强调房地产开发商暴利有所偏颇,任何一个国家的首都,房价高出全国其他地方并不稀奇。从各个国家的首都统计来看,地价是市中心往外1公里跌一半,倒过来说,从外向内,每向市中心移动1公里涨一倍,因此,市区房价很难下降,现在多数开发商战战兢兢地搞开发,没有什么太大的盈利空间,搞得不好有可能赔钱。

提醒:市区30万至50万元房子仍有开发空间

由于成本和利润以及风险的关系,许多开发商对市区低价房的开发缺乏信心,这是一个事实。但同时,市区仍不乏小户型取得成功的先例。位于西直门的今典家园小户型、位于CBD的阳光100的小户型畅销就是明证。小户型会增加建筑成本,但由于总价低,许多人能接受,对于快速回收资金还是有利的。

况且,城区的不同地段,地价也不是一样的,因此,小户型在城区由于享有交通、配套等生活、工作方面的便利,其市场潜力不可小视。(冯卫平)
【编辑:chuckliu
收藏此页】 【 】 【打印】 【关闭】  
 百度联盟广告   
 回龙观商家促销信息  发布信息>> 
 生活指南竞价排名 
 
Copyright@hlgnet.com All RightReserved.
回龙观社区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