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社区论坛| 集采地带| 观网亲子| 服务中心| 交易市场| 生活指南| 社区地图| 回龙相册| 原创基地| 登录网站  用户注册
   回龙观社区网 > 回龙观资讯中心 > 观内资讯 > 正文 资讯搜索:

北京儿科就诊调查:与专家一起把脉“儿科就诊难”(图)

https://news.hlgnet.com  2012-02-21     回龙观资讯中心  

来源:新京报   记者:潘波 贺潇



海淀医院二甲儿科病房内,护士正在护理刚输完液的孩子。记者 王远征


过半参与调查者不知二甲、三甲医院已开设儿科


网络调查


近日,本报联合搜狐健康就北京儿科就医现状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很多家长希望能带孩子去附近的综合医院看病,但仍有42.7%的家长认为综合医院科室设置不如专业医院全面。在调查中,仍有过半家长还不知道北京市综合医院都已开设有儿科这一消息,信息传播不足也是综合医院儿科建设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1、是否知道北京所有的二甲和三甲医院都开设了儿科这一消息?


A.还没听说 53.1%


B.知道 46.9%


2、除了北京儿童医院和儿研所,您是否带孩子去过其他医院的儿科就诊?


B.没有 21.9%


A.去过 78.1%


3、如果孩子生病,您首先想到的是带孩子去哪就诊?


A.就近,哪家医院无所谓 39.6%


B.儿童医院或者儿研所这类专业性强的医院 53.1%


C.社区医院 7.3%


4、在目前二甲和三甲医院都开设儿科的前提下,如果孩子再生病,会选择哪里就诊?


A.就近的二甲或三甲 59.4%


B.仍去儿童医院或儿研所 31.2%


C.社区医院 9.4%


5、如果不选择二甲或者三甲医院的儿科,您的理由是?


A.科室设置不如儿童医院和儿研所全面和专业 42.7%


B.担心二甲和三甲医院的儿科医生判断不准确 26%


C.担心会贻误孩子病情 31.3%


6、带孩子首诊,您希望挂普通号还是专家号?


A.无所谓 19.7%


B.专家号 45.9%


C.普通号 34.4%


7、在您以往带孩子的就诊经历中,最不满意的是什么?


A.不好挂号 15.7%


B.候诊时间过长 33.3%


C.做各种检查排队时间长 10.4%


D.医生敷衍,动辄使用抗生素 40.6%


随着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普仁医院等12家三甲、二甲综合医院新设了儿科门诊,北京市所有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都按照北京市卫生局的要求开设了儿科门诊。上周,记者实地走访了其中的5家医院,了解这些医院儿科的就诊条件及接诊情况。相比儿童医院等专科医院门诊,大部分综合性医院的儿科门诊病人数量都少得多,一些二甲医院的儿科甚至分外“冷清”,造成一部分医疗资源的浪费。


另外,虽然一些重点二甲医院的儿科条件较好,但是二甲医院儿科的总体发展却不容乐观。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在开设儿科的二甲医院中,有一些儿科运作基本处于停滞阶段,一些医院以目前儿科就诊人数较少为由拒绝接受采访,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综合医院设立儿科的尴尬境地。


观点


综合医院儿科方便就近就医


●周忠蜀,中日友好医院(三甲)儿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综合医院里的儿科和专科医院相比各有优势。


综合医院看不了儿童外科,做不了手术,研究深度不如专科医院。但综合医院里的儿科大夫与儿童专科医院相比,思维相对较为广阔,考虑病情较为全面,早产儿、癫痫病、脑炎等儿科常见病都能给予咨询,在科里也有各自的专业门诊;专科医院里呼吸科的大夫看不了心衰,只看发烧和咳嗽。


另外,患儿发病多为急症,综合医院可以让周围社区居民就近就医,对减少病人损伤有很大好处,而不是堆到一个医院里去,让家长带着孩子满城跑,排队耽误时间,扎堆交叉感染。


1 早产儿抢救成功率赶上发达国家


医院名称:北京协和医院


医院级别:三级甲等


医院地址:东城区帅府园1号


探访时间:2月15日上午


协和医院儿科门诊位于医院东院区门诊楼1层,分诊台前,有十来个塑料坐椅,五六位家长和患儿正在候诊,与北京儿童医院人满为患的场面相比,这里相对安静很多。


“我的儿子是早产儿,从小就在协和看病,现在10岁了,没有输过液,也很少生病。我觉得协和儿科的大夫很负责任,他们对抗生素的使用特别谨慎。”一位带孩子来看病的父亲说。


而另一位家长则认为协和儿科大夫跟家长的沟通非常详细,态度也比其他很多医院的大夫要和蔼。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宋红梅说,医院儿科大夫有24位,其中11位为住院医师。协和医院传承了美国人的治疗理念,不轻易使用抗生素,不轻易输液,不夸大病情,不过度治疗,不提倡头颅CT、X射线等对儿童有损伤的检查。


儿科病房则设在医院老楼8号楼的1层,这里有保安守卫,不能随便进入。绿色地板的走廊里有身着病号服、戴着口罩的小朋友走过,病房里病童较多。


据宋红梅介绍,北京协和医院的儿科病房大约有50张床位,每月出院130-140人。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里,一位护士正在给育婴箱里的靠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早产儿检查心率等指标;另一个病房里,护士正在给稍大的婴儿喂奶。“协和医院儿科收治的主要是来自全国各地诊断不清、久治不愈的病人,占一半以上。我们医院是卫生部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在遗传代谢、风湿免疫、肾脏、消化领域、新生儿急救、先天性疾病、极低体重的早产儿救治领域都非常有实力。”宋红梅说,协和儿科10余年来已经成功救治了200余例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其中包括30余例体重小于1000克的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目前救治成功的早产儿中胎龄最小的仅为25周、出生体重最轻的仅为520g。协和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抢救成功率为98%,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79%,已赶上国外发达国家的抢救成功率。


医院名称:北京积水潭医院


医院级别:三级甲等


医院地址:西城区新街口东街31号


探访时间:2月16日上午


在12家新开设了儿科的三甲和二甲综合性医院中,不乏一些全国知名的医院,积水潭医院就是其中之一。


在积水潭医院的门诊楼里,可以看到很多带孩子来看病的家长,但他们基本上都是从全国各地来这里看小儿骨科的。当记者问起是否知道新设的综合儿科时,很多家长摇头。


积水潭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梁志齐表示,新开设的儿科综合门诊由中医科和妇产科两名副主任医师组成,可以接诊常见的儿科疾病。


据了解,积水潭医院儿科综合门诊在开诊一个月以来共接诊病人32人次,目前来医院就诊的孩子大都是小儿骨科,这也和医院的特色有很大的关系。另外,记者还了解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开诊后也将开设儿科专科,并设置6个诊室和20张病床。目前,回龙观院区儿科所有仪器设备都已经安装到位,预计在今年7-8月开诊。


这些新设立的儿科正处于起步阶段,往往被掩盖在医院的其他优势科室中,目前病人并不多。另外,据记者了解,此次新设立综合儿科的医院中,很多医院都是采取调用其他相关科室大夫的方式组成新儿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二甲医院儿科主任说,他们曾经在网上公开招聘儿科大夫,却一直没有应聘者,到目前为止,这家医院的儿科还是由其他科室大夫出诊。“儿科大夫普遍收入较低,风险又较大,家长们往往过度紧张孩子。不光是我们二甲医院,就连最好的三甲医院里的儿科大夫,有很多也承受不了收入低、压力高的儿科工作,转行做其他工作了。”


3 一小时内没有患儿来看病


医院名称:北京隆福医院 医院级别:二级甲等


医院地址:东城区美术馆东街18号 探访时间:2月16日


隆福医院儿科门诊位于楼道最里面的一间诊室,一位大夫坐在里间,对来询问的记者说“没有病人。”


北京隆福医院的儿科从上世纪50年代建院时就成立了,据北京隆福医院门诊主任冯涛介绍说,建院时妇婴领域非常火,但随着儿科整体萎缩,现在病儿家长一般都选择去大医院就诊。


“离我们一站地的地方就是北京中医医院,往南一点是协和和同仁,往西是北京儿童医院,往东是儿研所,往北一点有北大妇儿、军总……家长们自然选择这些大医院,而不是我们。”冯涛说,现在医院儿科的病人主要也是一些附近居民为小孩就近抓药,虽然儿科只有2位主治医师,但门诊依然不饱和。


第二天,从早晨8:30至9:40,也没有前来看病的患儿。


记者在走访和平里医院的儿科门诊时,也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为儿科专设的输液室大门紧闭,空无一人。“为儿童专设了设备和医资,但没有儿童使用,也是资源浪费。”


虽然目前北京市综合医院儿科建设正处于恢复阶段,但是综合医院儿科的接诊能力和医疗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儿科工作的大夫,海淀医院院长助理、儿科主任赵柯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国家劳动法规定一个人每周劳动时间不超过40个小时。对于一家24小时接诊的儿科门诊来说,一周的总工作时间=7×24小时。这样算下来一个24小时接诊的儿科门诊就需要至少5名医生。但这是在医生不能有任何病假事假,不能修任何法定节假日的前提下,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如果要一个儿科门诊有起码的正常运转的能力,至少需要6名医生。在很多综合医院的儿科诊室,这个最基本的要求都是做不到的。”


赵柯表示,从这个角度讲,医院开设儿科可能会很容易,但是能够健康有效地运作起来却很难。目前不少医学院校儿科专业取消,人才自然就不能得到满足。“很多医院目前儿科大夫年龄层次比较高,中层大夫缺少,很多医院都是依靠返聘大夫来维持儿科。”


儿科耗材收入少,支出反而多


北京大学医学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儿科学组专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主任童笑梅表示,目前,北医三院儿科承担了大量北京西北部区域儿童就医的工作任务。


综合医院儿科的发展离不开医院从政策、财政、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按照目前的社会分配制度来说,儿科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科室,不仅药品和设备、耗材收入少,支出反而比较多。


比如目前患儿需要的一次性使用物品特别多,像衣服、床单之类的物品比成人科室更容易污损,清理这些污损需要归入科室支出中。儿科的财政收支中入不敷出的情况比较普遍,长期如此儿科医护人员的经济收入在临床科室中肯定处于劣势。好在北医三院的院领导在财政和设备方面给予儿科很多的支持,通过医院整体的财政补充儿科收支中不足的部分。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科在收入方面减轻一部分压力,也可以让儿科医务人员更好地为医院周边的居民服务。


目前儿科人才相对不足,如何能够提高儿科队伍整体实力成为很多综合医院面临的一个问题。童笑梅表示,现在很多医院仍面临儿科医护人员人力不足的情况,所以呼吁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医院领导应该更加重视对儿科人才的培养,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具体扶持政策。


儿科属于内科学范畴,很多医科大学的医学生在学校内按照要求,需要学习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等多个临床学科,但在毕业前选择终身职业时,势必要考虑个人发展和收入等具体问题,再加上多年前由于经济原因驱使,很多医院的儿科出现萎缩和关门趋势。但是儿科又是一个特别需要积累临床经验的学科,一个好的儿科大夫往往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所以培养一个合格的儿科医生至少需要10-15年的时间。


既然目前我们已经认识到不足,那么,从现在开始,医院内部应该有意识地培养更多的儿科大夫,通过高年资的医生在临床上的言传身教和专业知识的反复培训,15年磨一剑,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儿科人才不足的缺口。


可以看出,随着卫生行政部门的政策导向,儿科人才的缺乏也使得儿科医生或研究生在近几年比较抢手,也吸引了一批学生选择儿科作为自己的终身专业。相信通过目前的社会需求和政策导向以及我们共同的努力,未来儿科队伍的整体水平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目前多数综合医院的儿科为24小时开诊,从目前儿科接诊患者的情况来看,不少在急诊时间前来就诊的患儿,其病情并不属于急诊,而是因为有种种原因才在这段时间前来就诊,比如: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家长白天上班不能请假、假期中日间安排有活动等等,可以理解患儿和家长的困难与不便之处,但还是要劝家长尽可能在门诊的时间带患儿前来就诊,因为这时医院的诊疗力量较强,能使患儿得到更好的诊疗服务。


对话


新建儿童医院尚未选址,正式运营时间不能确定


新京报:目前在恢复儿科的工作中,有没有遇到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


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相关负责人(以下简称医):问题一:建筑标准与条件问题。我市三级综合医院大多在城区,建院早,医疗用房紧张普遍存在,在现有条件下增加儿科病房,且要符合国家每床建筑面积90平方米的要求,存在用地紧张的困难。


问题二:儿科人才问题。长期以来儿科不受重视的现状导致儿科专业医师培养不足、流失严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医学院校儿科系不再招生后,招聘愿意从事儿科专业的临床毕业生较困难。


问题三:政策环境有待改善。现有的医院运行机制还不能完全摆脱以药养医、以化验检查养医的模式。儿科的特点是用药少、辅助检查少、收费项目少,相比其他科室,儿科运行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医院要特别补贴儿科才能维持正常运营,不利于综合医院儿科健康持续发展。


问题四:患者认知问题。独生子女的政策使得儿童的家庭地位升高,许多家长过分迷信儿童专科医院,感冒发烧等常见病也首选儿童医院就诊。2009年以来,市卫生局在历次儿童就诊高峰时段均采取一些分流措施,如加强媒体宣传、公示全市儿科诊疗工作情况等,希望引导患儿家长理性选择,就近就医,减少不必要的等候时间,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以上措施均能在短期内收到效果,但转变就诊观念与习惯是长期性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新京报:有人提出多建儿童医院以满足儿童就医的需要,有何考虑?


医:北京市已在《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到“加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儿科设置,规划建设1-2所新的儿童医疗机构,提升儿童就医服务能力”,但新建儿童医院尚未选址,且建设周期漫长,医院正式投入运营的时间不能确定,目前仍以加强综合医院儿科建设、提升儿童诊疗服务能力为主。


新京报:目前北京市整体儿科资源分布是否依然处于冷热不均状态?


宋红梅:目前北京市儿科资源主要分布在儿童医院和儿研所两家专科医院和几家大的三甲医院。像协和医院、北大医院、北医三院、人民医院、解放军301医院等大型三甲医院都依托综合医院的整体实力和优势各有特色,比如301医院的神经、血液专业,人民医院的血液专业等,另外,友谊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同仁医院、八一儿童医院的儿科实力也较强。


崔红:北京市儿科资源分布不平衡,过去都集中在几个专科医院和大医院里,儿童医院儿科日高峰时有8000-10000人,首儿所日高峰时也超过6000人次,我们大约在1200人。这些年各个医院儿科门诊在恢复,像北医三院、中日友好医院、北大医院等儿科日就诊峰值也逐年上升,这些和区域人口分布有关,跟儿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有关。


北京南城相对医疗资源匮乏,南城的儿科病人多到我们这里来,大多数是本地居民和附近常住外来人口。我们现在有35名大夫,全科医护加在一起有70余人,在友谊医院也是大科室。再综合加上医院环境、停车条件等种种因素,造成了现在的资源分布不均,就诊冷热不均。


肖和印:我认为政府应该从政策上落实具体的措施,比如说对儿科大夫的进京指标给予倾斜。儿科大夫没有5年经验不敢上门诊,既然要建门诊,就要有能吸引并留住好的儿科大夫的待遇。


儿科大夫的高风险、高压力是很严峻的。如果没有切实的保护措施,让大夫敢于承担风险,敢于去诊疗,否则也很容易出错。中医儿科大夫也要会西医方面的知识,否则风险更大。而北京的病患相对外地人来说对大夫诊疗的要求更高。


我之前所在三甲医院的儿科大夫25人,结果出国一批,改行去外科、内科的一批,下海一批,流失严重。有些医院苦苦支撑儿科病房多年终于还是撤了,有的床位减少了。除了大医院外,综合医院大部分吃不饱,但另一方面儿研所和儿童医院的病患超出负荷。


得有足够激励政策 让医学生长期从事儿科事业


新京报:如何看目前儿科医师人才流失现象,儿科医师的培养过程有哪些难题?


宋红梅:儿科弱势在医学学科是全球性的:一是儿科大夫的待遇相对较低;二是儿科大夫压力较大,面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病情变化较快,机体免疫机能较差,患者主述表达很弱,另外,一孩化造成家庭过分溺爱孩子,给儿科护士、大夫的诊疗造成很大压力;三是学科发展不均,国家对儿科学科投入较低。


另外从对儿科医师的培养方面,我个人的看法是,医学院里撤掉儿科专业本身并不要紧,在国外,医学院里都没有设置儿科专业,而是通过住院医师毕业后的后期培养体系,吸引医学生从事儿科专业。我国儿科学建设关键是对人材的培养,并有足够的激励政策吸引医学生能长期从事儿科事业。


崔红:每年选我们的毕业生不少,我们招聘的儿科大夫主要以博士和硕士为主。但从儿科整体情况来说儿科专业人才紧缺是一个问题,尤其是中、高年资的儿科大夫。


田莉莉: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新参加工作的儿科医师在开始工作之前需要在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轮转1-3年。而具有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资格的医院又只有不多的几家,这就意味着如果不是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的医院聘用了一个医学专业毕业生后,该毕业生在两三年之后才能到单位工作。


新京报:我们通过网络和实地调查发现,家长们多不信任社区医院等基层医院,对他们的规范治疗、用药安全和设备方面都存质疑态度,专科医院、大医院往往人扎堆,但在社区或者二甲医院儿科往往门可罗雀。症结在哪?如何解决?


宋红梅:我认为家长们的担心有一定道理,因为有些社区医院没有儿科专科的医生,一些二级医院的儿科也是刚刚恢复,所以基层医院的儿科急待加强,应该尽快将儿科的规范诊疗的理念和经验传授、普及到基层医院,比如向二级医院儿科大夫讲授常见病处理规范,强调合理应用抗生素等等,特别是要培训基层大夫对疑难特殊病的识别能力,并且能够正确转诊到相应的医院和专科,我们就碰到过小孩过敏性紫癜花了两周从血液内科转到皮肤科再转到变态反应科,最后到儿科的例子。正确转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一部分病人看病难的问题,并且节省了医疗资源。


另外,解决目前以药养医的负面激励机制、以及医生的工资与收入挂钩的体制,也是让医生回归到仅凭疾病本身来进行诊治,改善目前过度诊疗现状的关键所在。


再者,我觉得目前从医患关系来看,病人应该给予大夫更多的信任,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大夫是恪守医德,认真负责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个病人的。基层医院的大夫也应该对自己有更多信心,在认真诊断的基础上碰到患者家长质疑时,应耐心细致地解释,不用迎合家长求治心切的心理而使用不必要的抗生素或输液,这样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更好地树立基层儿科医生的信誉。


崔红:家长会担心社区医院的医疗资源和力量,因此,需要建设社区医院儿科系统,提高社区儿科医疗服务能力。但目前来说,应保证三级医院建立起儿科体系,发挥各个医院自己的特点,让资源分布更合理。


肖和印:我觉得三甲医院的综合实力较好,但儿科分科没有那么细,治疗一般的常见病是没有问题的。除非是我们觉得处理起来确实有困难的,专科的疑难重病,我们也可以请相关专科医生来会诊,或者转诊;或者把病人病历情况带到专科医院去,儿科大夫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比较好处理。


儿科大夫也应重视科普


新京报:国内的儿科建设可从国外学习哪些经验?


崔红:国外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如家庭医生首诊、转诊制等。但国情不同,尤其对于儿科来说,需要短期规划和长远规划结合。远期规划在东南西北各建一个儿童专科医院,将资源平均化,这样不仅可以方便患者就近就诊,也能缓和交通。但一个医院需要一、二、三线不同级别的大夫,实现起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短期来说,在综合医院的基础上建立“院中院”,从大的综合医院中形成儿童医疗中心,上海有这样的例子,这样对中、高年资的大夫的需求相对较低,给年轻大夫更多发展空间,相对来说实现得要快,能节省国家资源。


周忠蜀:在日本,儿科的诊疗费比成人的诊疗费要高,比如说打点滴,儿童配合度低,血管相对成人来说很难找,难度较高,所以收费是不一样的。


日本的儿科大夫很重视科普。比如说日本人爱泡澡,日本儿科对儿童溺水等意外事故进行遇险自救科普知识宣传,简单的科普教育可以救命。中国可以学习这方面的经验,大夫也要重视科普,比如说孩子的反复生病跟家长护理方式不好有关,从饮食、穿衣等各方面都可以加以辅导。再比如说打点滴后如果孩子再发烧,家长要有意识地不能再给孩子使用抗生素,如果在前来就医的路上已经吃过退烧药了,要及时告知大夫,避免反复治疗等。卫生科普宣传也能加强、融洽医患之间的互相理解和配合度。(记者 潘波 贺潇)

【编辑:诗雯
相关资讯>>
平凡“警”事,道不尽“警民鱼水情”2024-04-17
车辆“撞衫”不可怕,谁假谁尴尬2024-04-16
这样安装车牌,罚款200记3分2024-04-15
超员多一人,危险多一分2024-04-10
着急送餐走“捷径”,结果欲速则不达2024-04-09
纸板铁片齐遮挡,驾驶证记满12分2024-04-09
号牌贴“3”变“6”,同款车辆“被”违法 一驾驶人因变造号牌被交管部门行政拘留2024-04-07
省时省力省成本,行车安全省不得!2024-04-01
超员超载不可行,莫因“图个方便”而忽略安全2024-04-01
霍营街道基层赋能工作站之“蒲公英计划” 保护水资源,“小河长”们在行动2024-03-29
收藏此页】 【 】 【打印】 【关闭】  
 百度联盟广告   
 回龙观商家促销信息  发布信息>> 
 生活指南竞价排名 
 
Copyright@hlgnet.com All RightReserved.
回龙观社区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