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社区论坛| 集采地带| 观网亲子| 服务中心| 交易市场| 生活指南| 社区地图| 回龙相册| 原创基地| 登录网站  用户注册
   回龙观社区网 > 回龙观资讯中心 > 观内资讯 > 正文 资讯搜索:

修车行儿里的“歌唱家”

https://news.hlgnet.com  2012-06-08   来源:回龙观时讯    回龙观资讯中心  
本报实习记者段净娜
  “父亲是那登山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清越嘹亮、饱含深情的歌声在北店时代广场附近一个修车摊上响起,常常吸引路人驻足倾听,修车师傅王存冉不仅手艺精湛、乐于助人,还十分爱好音律。
  今年45岁的王存冉,是河南南阳人,2006年和妻子一起来到北京打工。夫妻俩在育知东路各摆了一个小摊,做起了修鞋、修车的小生意。
  王师傅说,因为家里穷,他早早地辍学了。放牛、割草的时候,他就扯着嗓子唱歌、唱戏,全村人都说他嗓子好,“唱包青天、唱女腔,我样样都行。”十七八岁的时候,怀着对戏曲的热爱,王存冉和两个朋友约好去学戏。“行李都打包好了,被我父母拦住了,说我走了就没人给家里的牛割草了。”考虑到家里的境况,王存冉没再坚持。村里爱说唱的老人常感慨,王存冉没去学戏,“白搭了一副好嗓子”。
  农村没有多少挣钱的路子,王存冉说,结婚后家里日子一直很拮据。“我有朋友在村里的乐队,去找他玩儿经常见不到人,我想要不也去乐队挣点钱养家糊口吧!”王存冉加入了乐队,打打铜器、敲敲梆子。队里缺一台电子琴,但是队友家里都不好过,谁也不想出钱,王存冉不理外人闲话,从银行贷了1000块钱,加上手里的几百块,买了一台电子琴。年近30岁的他,开始自学弹电子琴。“没人教,我就自己学,但是平常还要忙农活,也没能学好。”
  在乐队干了五年多,活儿不多。吹打乐器,一个晚上能挣10块钱,电子琴出租一晚上挣5块钱租金,王存冉家的日子没有多少起色。孩子一天天长大了,王存冉带着电子琴离开了家乡,外出打工谋生计。工作之余,他就自学电子琴。“一边唱一边弹,后来学会了,能弹二十多首。但是现在没时间了,又丢下了。”王存冉说,如果换在现在,他是无论如何都会学戏,“看李玉刚男扮女,演得多好!以前我的水平也能达到他的80%,现在却想都不要想了。”
  心情苦闷的时候,王存冉就爱唱歌。《流浪歌》、《父亲》、《离家的孩子》这些都是他爱唱的歌。“唱歌是件很自然的事儿,它能把我心里的痛苦和快乐宣泄出来。”
  王存冉说,他家孩子也想学习音乐,“再苦再累,我都一定会支持他的。”修鞋、配钥匙的小摊很多,竞争很激烈,王存冉两口子一个月挣不了多少钱。王存冉说,自己老老实实做事,挣钱不多,有时还会被骗。“收到过几次假钱,还有的是说好了价钱修好后不给那么多。前一段一个阿姨修完鞋没付钱,说回家推旧自行车卖给我,结果一直没再回来。”王存冉说,“咱真心实意地对待别人,谁知道他们穿得漂漂亮亮的,做事儿却不实在。”
  “虽然他日子过得不富裕,也被骗过,但是他很有爱心,遇到残疾人来修车、修鞋或配钥匙,他都不收钱。”摊位前一位大爷告诉记者,王存冉是个热心肠,“给人指路就不说了,昨天一个小伙子拄着双拐来修鞋,掏出钱付给他,他都不要。”王存冉说,“其实他们掏出来的还都是五十、一百的大钱,指不定比我的日子过得好得多,但是我不想收。”
  采访中,有一位小伙子来配钥匙,顺带让师傅给锁上了点油,还修了修鞋。王存冉一件件地做好,却只收了配钥匙的钱,小伙子惭愧地说,“早知道这样,配钥匙我就不还价了。”“小钱都不收。苦点累点都没啥,为人民服务嘛,心里舒坦!”看着小伙子满意而归,王存冉露出了憨厚的微笑。
【编辑:回龙观时讯
收藏此页】 【 】 【打印】 【关闭】  
 百度联盟广告   
 回龙观商家促销信息  发布信息>> 
 生活指南竞价排名 
 
Copyright@hlgnet.com All RightReserved.
回龙观社区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