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讯 “五一”假期,天通苑社区网上,《天通苑至金融街、中关村通勤快车调整站点并接受单程报名》的帖子点击率近5000,而回帖人数不足百人,报名单程票的乘客十余人。叫好不叫座,今天正式运营线路仍只有发往金融街方向的通勤快车,发往中关村方向的2条通勤线路暂缓开通。
另一边,灵活的民间班车却跑得很红火。一条从天通苑发往国贸地区的民间班车车长透露:“每月乘客数量比较固定,在四十人左右。”
一冷一热,为何正规班车拼不过民间包车?昨日,公交业内人士、网友纷纷支招,建议通勤快车不妨借鉴部分民间班车的优势,设散票、更换小车型等,提高吸引力。
原因一:
车型大,人数短时难凑齐
目前,从天通苑社区发往国贸、中关村等方向的民间班车总数维持在四五条。与通勤快车的大公交相比,这些线路大都采用小巴或中巴,同路人凑足十余人就发车。
记者在天通苑社区网设立的通勤车版块中看到,不少帖子在寻找到亮马桥、亦庄、魏公村等方向的同路人。
“私人班车一般是根据人数选定车型,而通勤快车则是先选定了大公交车型,再去寻找至少40名同路人,开行系数相对降低了,建议改为座位相对较少、车型更轻便的小巴等车。”赵小姐住在天通苑社区,每天往返魏公村附近上下班,她说,“等到今后乘客逐渐增多,再更换大车也来得及。”
原因二:
停靠无特权难找落客点
“我们乘客也基本维持在40人左右,停靠站不固定,但尽量让乘客少走路。”一位民间班车车主说,“只要路边没有警察,我们都能停,您尽量快点下就行。”
相比之下,从天通苑和回龙观发往国贸方向的通勤快车迟迟没有开通,关键是“卡”在了停靠点。“为了不影响交通,通勤车的停靠地点非常讲究,既要离大部分乘客上班的写字楼较近,又要有至少11米左右长的空地儿,还不能占辅路。”北京市交通委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说,为了在国贸附近找停靠点,市交通委、昌平交通局、朝阳区等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转了5个多小时,最终还是没找到合适的停靠点。
原因三:
运营方式不灵活
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私人班车都采取“临时车长制”,车长负责收取大家每个月的班车费,并与租车方结算清楚,大部分线路都接受散客。“一般从天通苑到国贸的班车,每月首付在300元左右,如果单次搭乘也可以。”一位车主告诉记者,“一般单次搭乘费用在10元左右。”
而通勤快车的收费则比较固定,虽然已经从原本仅接受双程月租,增添了单程月租等方式,但大部分网友依然表示,希望在试运营初期,增加单程票,试乘合适后再办理月租。
专家意见:
通勤快车不会用小巴
一位公交部门业内人士透露:“通勤快车是多样化公共交通的一种,必须保证一定运能和效率。如果用仅拉十余人的小巴,不仅浪费公共资源,而且对缓解拥堵不会起到明显作用。”
对于私人班车,业内人士表示,这类车安全系数相对较差,由于没有正规备案,所包车辆的车况不能保证,存在一些运营安全的隐患。“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等,也很难找到负责人。”
另外,公交部门表示,当同路人数达到开行数量后,会根据不同乘客需求单独设定最合适的快车线路和发车时间。
本报记者 刘冕